黑箱日誌

上映日期: 2025年4月24日 片長: | 102 分鐘 級別:
I
4.3
評分
263 讚好 41 影評
日本女記者伊藤詩織以第一身親自報導,歷經8年紀錄蒐證,以電影的力量撼動日本司法界、政界、警界、傳媒以及全民輿論,橫掃全球40+項電影大獎及提名,更大熱問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 對工作充滿抱負的伊藤詩織被於政界極有影響力的「總理御用記者」傳媒高層性侵後,她一反性暴力受害者常態,直面自己的傷痛,不但以記者身份將整個調查過程細錄成書,更執起鏡頭對準自己,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公開指名性暴力罪行的女性。然身處性暴力罪行法例和輿論均不合時宜的日本,引起全國嘩然的不是事件的真相,而是她的衣著舉止以至訴求的內容。當雞蛋遇上高牆,她決心以行動撫平自己的創傷,一系列的行動令人重新思考已過時的性暴力法例,為日本以至亞洲女性寫下嶄新的一頁。
顯示更多 arrow-down
loading
影評
詳情
場次
X
Lv. 10
star 4.0
一套好獨特,用第一身角度來Metoo帶來傷痛的記錄片
我會形容套片好真實而好有力量,的確套片是切合點好獨特,是主人翁自己去記錄,自己如何以最無添加的角度來記錄自己如何面對被侵犯,化身吹哨者來挺出來去打這場捍衛自身公義戰爭的一切,純粹講這點已經好難得。講真她這場公義捍衛戰爭,的確會大大撼動同挑戰日本這座流傳已久,以男性為主軸的政經利益關係巨山,所以她會在片中會面對巨大的威逼同壓力,而她也可以好真實地去彰顯出來。而她作為記者這樣記錄,同時也彰顯出,記者將社會不公勇敢地說出來,第四權的需要性同可貴性。講真我睇到她因這件事過程中而衍生出來的崩潰同迷失,感覺好有身同感受般,這樣可能是出色記錄片可帶出觀眾們,應有的共鳴感。關注MeToo,不是純粹空泛的倡議,而是社會進步中的必須要的爭取其中一個範疇。痴·影·夢·藝 X 的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kwunmovie/
顯示更多 arrow-down
8  負評
0  回應
Movie Lover
Lv. 10
star 4.5
勇氣、堅強、信念
電影最大觸動位是導演、女角和受害者是同一人,沒有超人般的勇氣、堅强和信念是難以完成。個人最深刻的是女角說“她是以專業記者身份去揭露這強姦案”,太堅毅了。女角敢於寫書、拍電影去揭露有人以籍國家領導人關係去强姦婦女並把他告於法庭上,這種行動已值得敬佩。當然,只有法治社會才能夠出現,否則早已被滅聲。大膽和特別的紀錄片形式的電影。
顯示更多 arrow-down
5  負評
0  回應
Kurtis
Lv. 10
star 3.5
恥於日本 不用再做完美受害者
***此內容含有劇透,按此查看更多***
3  負評
0  回應
好戲必睇嘅小Jake
Lv. 10
star 5.0
好真實拍出女記者伊藤詩織被傳媒高層性侵後的遭遇經歷、控訴傳媒高層遭受百般阻撓嘅記錄片
“我只是想說出真相。”“法律和傳媒到底是在保護什麼?”“黑箱是社會整體的問題。”“若男女的意識不變,社會便不會改變。”“人心中皆有猛獸,但我的沒殺死我,我已撐到這裏,我能面對他了。”女記者伊藤詩織被傳媒高層性侵後,展開了漫長控訴傳媒高層及千方百計將性侵真相公諸於世嘅經歷,揭露了日本社會本身一直以嚟存在嘅問題詬病包括喺政界、司法、警界、傳媒、社會人民意識觀念嘅種種問題。
顯示更多 arrow-down
0  負評
0  回應
Winnie Yau
Lv. 5
star 5.0
如何爭取公義
此片給人最大的訊息,無疑是面對不公義,需要極大的勇氣!但除了勇氣,我們還需要智慧。若受害人不是記者,根本不可能有能力追查真相,甚至把親身經歷拍成電影。在大是大非前,黑白格外分明。制度的落後,社會上充斥斯德哥爾摩後群對受害者帶來二次傷害。人性雖醜惡,可幸仍有很多善良的人挺身而出;法律雖未能令惡人繩之於法,可幸仍有強大的公民社會與之抗衡。電影紀錄了受害者八年裏,對抗惡勢力的心路歷程。觀眾只是旁觀,也能感受到悲痛、無力和憤怒。日本尚且如此,實在不敢想像那些身處於更落後地方(例如印度)的受害人會是怎樣的光景?電影某程度上發揮了第四權的角色,為受害者發聲,聲音甚至衝出日本,喚起國際關注,給其他受害者帶來一點安慰和希望!我們身處的香港,還有多少智勇雙全的記者、還有多少擁有自由的電影從業員、還有多少善良的人和強大的公民社會可以與各種不公不義周旋到底?
顯示更多 arrow-down
1  負評
0  回應
Tai Lok
Lv. 5
star 1.0
垃圾戲
根本係用套戲去宣傳自己,垃圾
顯示更多 arrow-down
---  負評
---  回應
私隱政策
使用條款
免責條款
36ad9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