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贊同既得利益者應多關注弱勢社群的需要、教導他們保障自身權利並盡力予以適當的關懷。若電影工作者能藉光影喚醒世人此等義務,確屬美事矣。電影「神奇女郎」所關切的弱勢群體該是比較廣義的跨性別人士而非狹義的變性人士,因劇情從無證實主角 Marina 是否已接受醫療手術以改變其原生性別,況且拒絕標籤定型亦是電影其中一個重要主題。不論怎樣,若此電影的目的是反映智利跨性別人士的平權狀況何如,它算不上成功。如它旨在向觀眾呈現一個大愛無界的國度,它更是徹頭徹尾的失敗。因為觀乎整部電影,劇情完全沒有觸及 Marina 與 Orlando 最初的相識相愛過程而對 Marina 痛失情人後的悲傷亦缺乏深刻勾勒。因此,我相信電影所探討的問題應用是前者。至於為何我認為電影不算成功,主要問題在劇本,容下再說。Marina 是個生活在智利首都,有正當職業的年輕跨女。故事起始於其同居男友為她慶生完畢的一個晚上。雲雨過後,男友 Orlando 在睡夢中突感身體不適,Marina 欲驅車送他往醫院。出門擾攘時,Orlando 失衡並獨自從樓梯滾落受傷。經醫生搶救後,終因動脈瘤破裂不幸身故。故事的骨幹便主要集中在 Marina 從此所面對之種種不公待遇發展。可惜,編劇給主角所營造的三個受歧視狀況中,只有她被逼迫進行全裸體檢肯定屬針對性歧視,其餘兩個情境則極富爭議。當一個滿身傷痕的老人被送院,要探究其表傷因由,護其入院者乃一重要採證來源,縱然醫生或許真的對 Marina 的跨女身份懷歧視眼光,我們也不能非議他把個案向警方轉介,尤當 Marina 在事情未釐清前便擅自離開醫院。那怕護送者是 Orlando 之近親,結果也不會有多大分別。此一情境設定並未能反映跨性別人士日常所遭之歧視,代表性不高,戲劇張力亦低。Orlando 的傷痕確實惹人疑竇, Marina 其後對警方諮詢愛理不理的態度亦令情況雪上加霜。然而,女警官的提問方式極偏頗,利用恫嚇手段脅迫 Marina 進行全裸體檢更絕對有違人權且其對女主角身體的審視眼光亦滿帶獵奇況味,絕對是濫用公權兼干犯歧視,不可原諒也。編劇筆下,Maria 在 Orlando 過身後所面對的最大歧視就如同其他年輕秘密女性情人般是來自伴侶的家人。他們施加的歧視不限於態度還包括語言,最後甚至訴諸暴力。儘管他們的行為幼稚可耻,絕對不值鼓勵,然而怎麼說 Marina 也是破壞他們家庭完整的外來者,即使她最初可能並不知情。因此,此一情境設定雖然有助製造二元衝突効果,但難於令觀察對誇性別人士所面對之問題產生同理心,誠屬失敗。其實一般跨性別人士所面對的歧視主要來自日常,例如在求職、求診、租房、升遷,甚至如廁時。他們面對的言語暴力會來自路人、同僚、朋友,甚至親人;部份更曾經面對欺凌或性侵而在尋求公義的過程中反遭歧視!編導何不好好利用創作?一言蔽之,電影「神奇女郎」的題材出色,誠意可嘉,劇本比較遜色,整體成績亦不怎麼樣,只是趕上奧斯卡政治正確的列車,僅此而已。
顯示更多

收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