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樂隊

上映日期: 2022年7月28日 片長: | 111 分鐘 級別:
IIB
4.0
評分
221 讚好 75 影評
《七人樂隊》片名寓意各有風格才華的導演,尤如出色的樂手,走在一起便能合奏出令人共鳴的美妙樂章。七個導演作品包括洪金寶的《練功》、許鞍華的《校長》、譚家明的《別夜》、袁和平的《回歸》、杜琪峯的《遍地黃金》、林嶺東的《迷路》,及徐克的《深度對話》。其中林嶺東的《迷路》更是導演的最後遺作。
顯示更多 arrow-down
影評
詳情
場次
X
Lv. 10
star 5.0
香港七大導給香港一封美妙的電影情書
個人覺得七位也是精彩,各自也顯示出上乘功力,對於如我這類技藝控來講,純粹用菲林來拍這點,已經令我們著迷。其實現在睇會比兩年前睇更有共鳴,尤其是譚、袁同林的段落,因為這三段也描寫有關移民的。在現時睇更有味道。而老實如果純講執行調動處理,杜Sir這段的確在七段中最為突出,杜可以透過這十五分鐘來拍出有如自己奪命金感覺的片,而同時也可以帶出在千禧年代中,人們為炒賣文化狂熱那些著迷。而如果講美感的說,譚家明所拍的別夜是七套中最富美感的。如果十年是代表新一代導演對未來社會的恐懼的話,而七卻是代表舊一代導演對過去美好年代的懷念。兩者並沒有任何的矛盾同衝突,只是出發點有所不同。PS:假如 王家衛 去參與,他會拍什麼呢?痴·影·夢·藝 X 的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kwunmovie/
顯示更多 arrow-down
18  負評
1  回應
Movie Lover
Lv. 10
star 5.0
七位導演,七種口味,七款情懷
七位導演以各自口味抒發對香港情懷:年幼時苦痛練功、第一次而最後一次的愛戀、曇花一現的關愛學生的老師、遍地黃金的福地、不西化便老化的與時俱進的功夫佬、深信幸福生活是簡單的新界原居民及具澎湃思維新觀點的創作者。個人覺得這七個香港情懷故事不只是緬懷昔日香港,彷彿是如何面對香港銳變的啟示,及對人生的啟示,故事雖短,却觸動大腦,值得細味品嚐。這樣七位亞洲級別水平的香港導演聚首一堂,鼎力創作,實屬珍貴。值得一看的電影,支持香港電影!
顯示更多 arrow-down
7  負評
0  回應
責任影評
Lv. 10
star 3.5
短片其實好難去評。此片我認為只屬可看可不看。
受片長所限,短片較難講到一個完整而又扣人心弦既故事,好多時只能講出一個較表面嘅信息,拍得唔好的話又或者玩下藝術手法觀眾重可能會模不著頭腦。此短片集不玩藝術,直接將信息同情懷傳遞比觀衆,一睇就明。但由於片長所限,觀眾對角色、信息同情懷仍未入心就已經完結,睇完全片好似有走馬看花感覺,對每段片嘅印象亦不深。演員未warm up完就煞科,所以演員亦較難發揮同較難同對手入戲。例如吳景滔同余香凝,完全欠缺自然,不似苦命鴛鴦,就算為藝術犧牲上埋床都唔似。總括此片拍得四平八穩,但欠缺起伏。不看不是損失,要kill time先好考慮。全片最精彩係最尾果條。
顯示更多 arrow-down
4  負評
4  回應
大葦
Lv. 10
star 4.5
關心而愛護這片土地的人,一定喜歡本片
套戲開場同散場都配以Long, long ago. 呢首英格蘭民歌,歌詞開頭如下:Tell me the tales that to me were so dear.Long, long ago, long, long ago.Sing me the songs I delighted to hear.Long, long ago, long ago……….為我講親切的故事,唱動人的歌。七大導為我們做到了。七位大導拍咗七個短片、講七個香港故事,時間橫跨半個世紀有多,由50年代以至千禧之後20年。正如杜琪峯話,菲林年代早已式微,今次邀請各位導演再用菲林拍攝,重尋昔日美好年華。每個故事都勾起我對舊香港的深切懷念,正如許鞍華的「校長」在片中沉吟「曇花一現」,就是對早逝的善良而美麗的王老師(寓意昔日香港?)的緬懷惋惜。我特別喜歡林嶺東導演遺作「迷路」,一個移民多年的老人回港,市區已面目全非,竟在中環迷路,都係寓意純樸美麗的故鄉早已消逝,濃濃鄉愁已成一場夢幻。關心而愛護這片土地的人,一定喜歡本片。
顯示更多 arrow-down
1  負評
1  回應
普通觀眾
Lv. 10
star 3.5
菲林年代的敬意
每個平均十多分鐘的故事,把各年代的感覺都帶出了,雖然欠缺事件鋪設,仍能看到經驗的導演技巧。
顯示更多 arrow-down
6  負評
0  回應
pm7290
Lv. 10
star 3.5
練好功夫等運到
《七人樂隊》的時間線,起訖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至未來。原本的設想是分為八個單元,前七組每十年一段落。應約而來的導演,抽籤決定自己執導的年份,然後以菲林拍攝一段大約十五分鐘,不相關連的香港人故事。電影原稱《八部半》,很可惜抽中七十年代的吳宇森導演,因身體理由中途退出。劇組沒有另覓捉刀人,最終只完成了七個短篇,片名亦改成《七人樂隊》。電影主軸雖然是描寫香港今昔變遷,切入點却沒有硬套進大時代脈絡之中,說的盡是這個城市的日常瑣碎。七篇小品筆記,巧合地有五篇的格調很像舞台劇,劇情發生的主場景在天台、斗室、茶餐廳、病房之內。七位導演攜手合作完成一部作品,在香港的電影史可能是破題兒第一遭。七個獨立單元,落在七位說故事方式和節奏各異的導演手上,自然產生參差錯落的味道。電影的好壞另當別論,能夠讓這幾位各有千秋,東方荷李活一時之選的名導齊集一堂,洵屬可貴。《七人樂隊》由朝氣蓬勃的「練功」揭開序幕,導演洪金寶以過來人身分告訴我們,戰後的香港,肯吃苦會有出頭天。兩情相悅,從來都是生命中最美麗的風景線。吳鎮宇與馬賽在許鞍華的「校長」中,含蓄內斂,不染俗塵;余香凝與吳景滔在譚家明的「別夜」裏,率性而為,愛在當下。世代的差異並沒有改變愛情的本質,不同的只是時代加諸他們身上的包袱重量。袁和平的「回歸」以及林嶺東的遺作「迷路」,講述的除了是放諸四海皆準的親情,更側寫這數十年間,很多港人一直扮演着來去匆匆的人生過客。身兼監製的杜琪峰,開宗明義以「遍地黃金」四字,點出這片俗富之地的所謂「黃金」,其實是眾人各憑本事捕捉的均等機會。徐克的「深度對話」一貫老怪本色,對話的內容算不上很有深度,有意思的反倒是戲中人看戲中人的自說自話。過去兩年多,港產電影寥寥可數,可能創下廿年新低。行業的窘困,不言而喻。《七人樂隊》在這個時候上畫,正如杜琪峰在訪問中所言:「要讓年輕一代(電影工作者)明白到,香港電影(業界)團結是最重要的。」當今香港電影人最缺乏的,不是創意,而是前輩們往昔俯拾即是,遍地的黃金機會。盛衰相繼,循環往復。處身大困局之中,唯有練好功夫等運到。歷年感想,存檔FB 專頁:pm7290movie,https://www.facebook.com/Pm7290movie-105185654399988/,歡迎瀏覽。
顯示更多 arrow-down
4  負評
0  回應
私隱政策
使用條款
免責條款
36ad9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