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首爾之春(AC)

上映日期: 2024年3月9日 片長: | 141 分鐘 級別:
TBC
4.6
評分
27 讚好 3 影評
1979 年10 月26 日,在前總統朴正熙遇刺後,在權力真空、羣龍無首的狀況下,南韓獨裁專制的日子暫告一段落,迎來民主化過程中生春日暖陽般的時期,直至陸軍少將全鬥煥在12月12日發起軍事政變,政府軍和叛軍之間的一夜角力決定了國家的命運。改編自「雙十二政變事件」,導演金性洙緊密取材真實歷史人物,雲集黃晸玟、鄭雨盛等影壇巨星,將韓國歴史上極為關鍵的九小時搬上大銀幕,回望當年首爾寒冬中展開的一場令人觸目驚心的熾熱戰役,問鼎2023年韓國票房。
顯示更多 arrow-down
影評
詳情
場次
X
Lv. 10
star 5.0
一套劇力萬鈞的韓神作
個人覺得套戲是精彩,導演無論處理同執行也是極為精準,我會形容整套戲沒一場是冷場,幕幕也是劇力萬鈞。導演在調度同節奏處理好準繩,好細緻恃去描寫首爾之春整件事發生流程,雖然在人物設定上有所改動,但不失套戲的精彩度。而加上黃晸玟極為有劇力的演繹,好令套戲更為精彩。講真今次黃晸玟的演繹真是精彩,可以完全彰顯他影帝的實力,他可以極為細緻演繹出全斗煥(在戲中他叫全斗光)的神韻,他演繹出這份狼子野心同跋扈囂張的神韻真是很有張力。好像有極大的氣場般震懾。PS:今次他有中文字幕同有安樂發行,我估他未來會上正場。痴·影·夢·藝 X 的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kwunmovie/
顯示更多 arrow-down
0  負評
0  回應
tigermoviesnews電影情息
Lv. 10
star 4.0
上了一課高潮迭起張力十足的歷史堂
根據真實歷史雙十二政變事件改編韓國電影《12.12:首爾之春/12.12: The Day》,電影找來韓國三大影帝鄭雨盛、黃晸玟、李聖旻主演,劇情講述在1979年前總統遇刺身亡之後,大韓民國擺脫獨裁專制統治的陰影,正準備要進行改革迎向民主化的新氣象,但保安司令官全斗煥因為職位遭裁,動員軍方內部的私人組織發起政變,陸軍參謀總長鄭祥鎬察覺出全斗煥蠢蠢欲動的野心,為了與其抗衡,找來張泰琓接任首都警備司令官,負責維護首爾內部的秩序,為了避免有人強行奪取政權,而全斗煥不僅掌管著軍方的情報,還有著「壹會」這個勢力龐大的軍官組織作後盾,得知將要被肅清流放邊疆,決定召集所有「壹會」成員發起政變,劇情聚焦在1979年12月12日的那個晚上,全斗煥發動政變捏造參謀總長跟總統刺殺案有關,在其官邸強行綁架,兩個陣營隨即在首爾展開激烈對抗,大戰一觸即發。一向不太愛看跟政治題材有關的電影,尤其是關於韓國的政治議題,怕太傷腦筋於繁多的人物敘事,倒是像《逆權司機》描寫那類關於小人物、庶民生活化的角度比較容易入口,不過這部電影仍有吸引觀眾的地方,過程緊湊著重於兩軍對峙的軍事行動,一直處於緊張的局勢,過程中穿插了一些動作場面,但兩軍駁火的槍戰場面並不緊張刺激,而一些激烈談判,衝突亦沒有真的爆發起來,不過電影最精彩的地方就是能看見每位軍官因為所屬不同派系、組織及單位,而各人種種不同的性格、心理都左右著事態的演變,對整件事帶來重大的影響,令劇情無法預測。最後警備司令官張泰琓,底下有許多部隊都被「壹會」掌控著,而在自己一方的那些高官都是貪生怕死的孬種,在有限的時間內,憑僅存的兵力進行防禦阻止叛軍進入首爾,遇著重重困難,處身孤立無援的絕境,在彼長我消的情況下,最終走向不可挽回的局面。電影中的角色都是採用化名,片中出現了很多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登場,還好導演找來了一班明星陣容參與演出,有睇開韓國電影嘅都會覺得熟口熟面,避免觀眾分不清誰是誰,不過人物眾多,雖然在人物登場時都有字幕寫出名字及職位,但未能細看,在很多情況下都是還搞不清誰是誰😅。電影看完像上了一課歷史堂,片長141分鐘高潮迭起張力十足,讓觀眾瞭解整件事件的前後始沒,就算不熟悉當時韓國的政治局勢,仍能夠依據劇情勉強清楚看懂,亦沒有讓人昏昏欲睡的感覺。黃晸玟飾演的全斗煥,狂放的角色充滿野心慾望,演活了那個為了得到權力而不擇手段的梟雄氣質,鄭雨盛飾演堅守崗位的張泰琓,可惜英雄無用武之地,演岀雖然帥氣但發揮不大,惟一經典場面就是決定孤身闖過重重鐵拒馬,慷慨赴義欲逮捕全斗煥時,把全斗煥嗆得顏面盡失。丁海寅在片中亦有驚喜客串,同室操戈,孤軍作戰下一直守衛著陸軍特戰司令官而壯烈犧牲,場面感動。最後歷史當然沒有改寫,片尾導演給新軍部成員來了一張大合照,並給予個別特寫鏡頭作為結束。
顯示更多 arrow-down
0  負評
0  回應
pm7290
Lv. 10
star 5.0
漢城之春
初次踏足漢城,是88夏季奧運閉幕後大約個半月的十一月下旬。離開金浦機場駛向漢城市區的路上,灰暗的天色,十度以下的氣溫,令心情有點低落。進入市區後,看見連續兩三條橫街的路面上,仍殘存着自製汽油彈的玻璃碎片和一些不成氣候的火舌。司機說,他們韓國的大學生「很守規矩」,示威範圍全部集中在那幾條街。果然,過了幾個街口已是另一番景象。巨大的反差,一度令我天真地以為韓國學生與防暴警察的衝突,只是一場默契十足和甚有分寸的「街頭鬧劇」。就如同很多年前曾經天真地誤信,《死亡遊戲》中鎮守龍殿的合氣道金帶九段池漢載,真的是韓國大統領的首席貼身保鑣,所以朴正熙非常安全。1988年2月,香港媒體報道就職韓國總統的盧泰愚,是朴正熙和全斗煥兩名獨裁者秉政近三十年之後的首位民選總統。「民選總統」的光環,令到盧泰愚在奧運會開幕式致詞時,看起來特別具親和力。直到七、八年後,盧泰愚被韓國檢察機關起訴,才慢慢得悉他是全斗煥的死黨,沆瀣一氣。按麻衣柳莊的說法,在“12.12: The Day”中扮演全斗光(原型為全斗煥)的黃晸珉,他那張國字臉是典型的軍人臉。細看全斗煥和盧泰愚年輕時的戎裝照,黃晸珉確實有幾分全盧二人的影子。現實中,雙十二政變得手後的全斗煥,在鏡頭前益顯威嚴,不苟言笑。反之,後期以體育部長身分成功為韓國爭取86亞運及88奧運的盧泰愚,其形象一直是親切友善。電影中的全斗光「意外地」渾身匪氣,就像劉邦、豐臣秀吉之流的無賴,而不是視榮譽高於一切,嚴格奉行紀律的鐵血軍人,完全顛覆了幾十年來的想像。雙十二政變的韓文是12·12 군사 반란 ;반란 音ballan ,叛亂的意思。如果將全斗煥在1980年5月17日實施的全國緊急戒嚴令計算在內,這是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軍事政變。相對於全斗煥的叛亂 ,朴正熙在1961年發動的政變,第六共和國的官方正式定名為五一六軍事政變(5·16 군사 정변) 。軍事政變與軍事叛亂的不同定調,敲定了朴正熙與全斗煥在韓國的歷史地位。朴正熙儘管是一名獨裁者,但他任內帶動的漢江奇蹟,無疑是為日後的經濟飛躍打下了堅實基礎。這亦是朴槿惠在父親遇刺後三十多年,能夠重返青瓦台的重要原因。至於派兵血洗光州的全斗煥,他所犯下的罪孽,並沒有隨着第十四任總統金泳三的特赦而獲得韓國國民原宥。全斗煥的屠夫污名,將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12.12: The Day”劇力萬鈞,演員出色。雖然有不少情節經過文學加工,却無損整個雙十二政變的骨骼脈絡。只可惜除了幾場特別場之外,這麼精采的一齣大電影將不會在香港戲院上映。四月中旬開始,觀眾只能透過電視欣賞。歷年感想,存檔IG及FB:pm7290movie(https://www.facebook.com/Pm7290movie-105185654399988/)歡迎瀏覽。
顯示更多 arrow-down
0  負評
0  回應
私隱政策
使用條款
免責條款
65523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