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劇講述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之皇后獨孤伽羅的傳奇人生。當獨孤伽羅嫁入楊家時,沒有人意料到她居然會帶來一個全新的時代。她才情卓絕,勤儉樸實,賢德仁孝,輔佐夫君楊堅建功立業,一步步登上皇位,建立隋朝。其夫君楊堅文韜武略,擁有蓋世之才,開創大隋,致力發展文化經濟。國家實力空前強盛。獨孤伽羅盡心輔政,協助隋文帝成就「開皇之治」,宮中尊稱帝后二人為「二聖」。獨孤伽羅自小就心有百姓,胸懷天下。作為人妻,她為愛竭盡精力與思慮,助丈夫得天下。貴為皇后,她立下不世功勳,助皇帝守大業。隋文帝和皇后攜手走過近五十年的人生風雨,始終夫妻恩愛,伉儷情深。他們「誓無異生之子」,是封建歷史上少有的將「一夫一妻制」貫徹到底的帝王夫妻。
伽羅直言自己不會與其他女子共用夫君,楊堅亦表明自己此生只會與一人相守。宇文護知道了獨孤家與楊家聯姻,決定立刻下手。楊堅歡歡喜喜地帶著聘禮去獨孤家行納徵之禮。楊堅將聘禮送到衛國公府,崔氏與長子獨孤善對楊堅很滿意。英娥為伽羅打扮妥當,但伽羅卻想破壞這門親事,故意表現得粗魯。於晉國公府,宇文護等著二人落入圈套。趙貴一時失言,說出宇文護毒殺先王一事。宇文護惱羞成怒,用匕首刺死了趙貴。衛國公府一片喜慶。王后想考楊堅的武功,便提議讓伽羅和楊堅比試鼓舞。楊堅向獨孤家眾人承諾,此生只愛伽羅一人。
楊堅與宇文會最終不敵被擒。伽羅聽到洞外的打鬥聲,跟著聲音找去。宇文會逼楊堅說出伽羅的下落,楊堅寧死不答。宇文會看到楊堅腰上的玉佩,忽然意識到浴佛節上帶著面具教訓自己的人正是楊堅。伽羅願意用自己來換楊堅一命,但宇文會不為所動,仍要殺死楊堅。最終楊堅和伽羅獲救,楊家眾人帶伽羅一起回府。宇文會將楊家救走伽羅一事稟報給宇文護,想以窩藏要犯之罪將楊家一併剷除。但宇文護有心拉攏楊忠,決定暫時不動楊家。王后為獨孤家之事憂心病倒。楊堅向楊忠請求,同意他儘快迎娶伽羅。只要伽羅成為了楊家的兒媳,便可避免獲罪。但伽羅卻不願連累楊家,狠心拒絕了楊堅的好意。
夜裡,宇文護突然帶人前來天牢,獨孤信心知不妙。宇文邕被吵醒,匆匆帶兵趕往天牢。天牢中,宇文護對獨孤信威逼利誘,希望獨孤信歸順。獨孤信拒絕與宇文護同流合污,宇文護親手掐死了獨孤信。伽羅和楊堅闖進天牢,卻見獨孤信的屍身懸在樑上。第二日上朝,宇文護一黨的黃惠向天王稟告獨孤信畏罪自殺,群臣譁然。伽羅和楊堅查探獨孤信的屍身,分明不是自殺。在郊外,楊忠一行人果然遭到埋伏。危急之時,楊堅、伽羅和宇文邕帶兵趕到,救了楊忠。但伽羅卻被殺手緊逼,失足跌下山崖。楊堅心急,跟著伽羅跳下山崖。山谷外,宇文邕帶人四處搜尋伽羅和楊堅。楊整和楊瓚終於發現了伽羅和楊堅。
收到消息的宇文邕趕來天牢見伽羅。宇文邕對伽羅舊情難忘,想納伽羅為妾,令伽羅免遭流放。但伽羅斷然拒絕為妾,也不願再接受做不到「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宇文邕。獨孤家流放之日,楊堅一直跟著流放隊伍,一路為獨孤家打點安排。誰知,流放途中突然出現一隊黑衣殺手。與此同時,又出現第三批蒙面人馬,一個殺手從背後暗刺獨孤善,英娥衝上前為獨孤善擋下一刀,之後再掉落懸崖。獨孤善擔心伽羅會不顧性命找宇文護報仇,他要楊堅謊稱他已死。楊堅找三個弟弟來,叫他們將伽羅已死的消息散播出去。伽羅醒來,求楊堅教她練劍。宇文邕以為伽羅已死,回府後終日閉門不出,借酒消愁。
宇文護帶人前往墓地,指責王后不遵守法度,王后完全不怕宇文護。宇文護逼天王懲罰王后,但天王為保護王后,鼓起勇氣頂撞宇文護,甚至願意放棄王位。宇文護見王后命不久矣,便寫信叫自己的外甥女雲嬋來長安為參選新王后做準備。伽羅出現在宇文護的車隊後,心中暗自策劃刺殺的方法。夜晚,伽羅在院中練習射箭,準備明日在宇文護上朝途中刺殺他。宇文邕發現伽羅還活著,萬分驚喜。但伽羅不知明日成敗與否,不想再給宇文邕希望。第二日宇文護上朝途中,伽羅按照計劃刺殺宇文護。混戰之中,伽羅被徐卓等人救走,但楊堅卻被捉住。
公主宇文珠對楊瓚一見傾心。楊瓚來到文昌殿外,被安祿公公阻攔,宇文珠出面相助,令楊瓚見到了天王。宇文珠有心幫助楊家,便幫著楊瓚向皇兄進言。高熲找宇文邕詢問楊堅將被處斬一事,宇文邕不小心說漏嘴,讓高熲知道了伽羅未死。二人前往隨國公府,與高賓、蜀國公尉遲迥、楊家兄弟等商議救人之事。眾人一番商議,驚覺這是用來引出伽羅的陷阱。刑場上,守衛森嚴,百姓聚集圍觀。楊堅被押上刑台,而徐卓等人已隱藏在人群中,準備伺機救人。千鈞一髮之際,伽羅當著百姓面前,一力擔下刺殺之罪。楊忠表示希望楊堅盡快迎娶伽羅,卻遭到楊堅三個弟弟反對。
宇文珠請求宇文毓為她和楊瓚賜婚,宇文毓叫宇文珠先獲得宇文護同意。宇文珠連夜吵著要宇文護同意賜婚。宇文護一向寵溺這個堂妹,但此次聽到是楊瓚,便立刻拒絕了宇文珠的請求。任由宇文珠撒嬌耍賴,宇文護都不為所動。情急之下,宇文珠拔下髮簪,以死相逼。宇文護這才相信宇文珠並非兒戲。楊堅向伽羅表明心意,希望給她一個新的家。伽羅不願連累楊家,忍痛拒絕了楊堅。伽羅知道了刺殺一事,放心不下,決定參與。宇文護不會出席公主的婚禮,因此他們需要另一個理由將宇文護引來。楊堅計劃與伽羅假成親,並將婚期定在與公主同一日,欲將其引來。伽羅詢問楊堅真正的心意,楊堅毫不猶豫地回答此生最大的心願便是迎娶伽羅,但家國為先,鋤奸為重。
王后走後,伽羅故意向宇文護示好,請宇文護喝喜酒。趙越擔心酒中有毒,攔下了酒杯。伽羅早知宇文護多疑,所以自己先喝下酒。宇文護也放下警惕飲酒。伽羅又請宇文護吃喜餅,趙越用銀針驗毒後,宇文護才拿起喜餅,準備吃下。原來伽羅在酒中和餅中分別下了不同的藥,只有同時服下這兩種藥才會毒發,稱為「合毒」。隨國公府眾人等候已久,伽羅和楊堅終於來到。兩對新人在眾人的見證下,完成了婚禮儀式。楊堅向在場眾人立誓,此生只會有伽羅一個妻子。楊堅將獨孤善未死一事告訴伽羅。宇文護在朝堂上力數王后的種種過失,逼宇文毓廢后。王后之死,喚醒了宇文毓的血性,他開始韜光養晦,準備一步步奪回屬於自己的王權。
天王收到北國的來信,知道了玷厥想來借兵,於是請宇文護入宮商討對策。北國國力強過大周,宇文護也不敢得罪北國,聯合攻齊之戰無法避免。阿史那頌是玷厥的親姐姐,於是伽羅請阿史那頌一聚,商議共同除去宇文護之事。伽羅最終說服了阿史那頌。國宴之上,天王故意處處禮讓宇文護。玷厥看出宇文護是大周真正掌權之人,於是點名要宇文護一起出征。玷厥以北國威勢相壓,宇文護無法拒絕,只好硬著頭皮接下任命。伽羅的計劃圓滿成功,宇文毓賜給伽羅一塊令牌,准許她今後自由出入皇宮。宇文護的外甥女雲嬋來到長安,姿容出眾,卻有個一緊張就口吃的毛病。宇文邕回府,稱讚阿史那頌在此次計劃中的功勞,夫妻二人關係緩和。雲嬋入宮參加禮儀培訓,但因口吃而遭到其他候選妃嬪的嘲諷。雲嬋獨自在御花園哭泣,偶遇伽羅和宇文賢。
圓房後,楊堅向伽羅傾訴心聲,親自將夫妻酒埋在楊府樹下,伽羅感動不已。樹林池塘邊,尉遲容給陸作謙盤川,想叫他趕快離去,陸作謙卻不答應,直指尉遲容所愛之人不是楊整,兩人推撞之間,陸作謙意外掉進池塘,尉遲容本想相救,卻突然想起伽羅的話,最終眼睜睜看著陸作謙溺死在池塘中,難過不已。尉遲容憂慮重重地回到楊府,伽羅問她是否已妥善處置了陸作謙,並希望以後她能清清白白做人,尉遲容直言自己親手送走了陸作謙。宇文護擔心雲嬋口吃的毛病,恐怕她做了王后之後也難以服眾,趙越獻計,讓所有競選者吃下易脹氣的食物,到面見天王之時,以眾人打嗝的景象來掩蓋雲嬋口吃的毛病,最終雲嬋被選為王后。楊堅考慮清楚後,決定參軍,並因出色的表現被錄為前鋒營斥堠,楊素也被錄為主帥營侍衛。伽羅明白楊堅參軍的真實想法並非只為監視宇文護,更多是因為想從軍報國,救濟蒼生是他現在最大的心願,伽羅不再阻止楊堅,並幫他說服楊忠,消除父子之間的芥蒂。
天王宇文毓大婚之日,卻向雲嬋直言,因為宇文護,自己絕對不會接受她,雲嬋難過不已。伽羅與楊爽送鄭祁耶回家,鄭祁耶一直不停稱讚夫君楊素,伽羅覺得她樸實真誠。那些曾接受伽羅恩惠的婦人百姓們見到伽羅來了,全都簇擁過來感謝她,看到眼前情景,楊爽才知伽羅曾做了很多善事,心裡對她刮目相看。雲嬋想重建命婦會,為天王宇文毓分憂,宇文毓卻諷刺她,不要以為自己把先王后做過的事重做一遍,就妄想可以取代先王后的地位。伽羅去探望鄭祁耶,並告訴她周軍首戰勝利的好消息,突感不適欲嘔吐,鄭祁耶覺得這是懷孕的徵兆。伽羅被診斷出懷孕,楊忠命令她一定要保重身子,府上的事情不用太操心,伽羅通過信鴿將自己有喜的消息告訴楊堅,楊堅知道後十分高興。伽羅通過鄭祁耶將眾婦人百姓召集到一起,伽羅希望雲嬋深入民間,才能感化宇文毓,獲得他的認可。
徐卓幫助伽羅開染坊,供雲嬋教導婦女們絞纈,雲嬋卻遭遇意外,伽羅非常自責,宇文會闖入皇宮,直言這是伽羅一手策劃的陰謀,應抓她問罪,雲嬋卻極力為伽羅說好話,稱只是自己不小心,宇文毓叫雲嬋安心靜養,不要再私自出宮,雲嬋則堅持要繼續教百姓絞纈,並承諾自己會承擔一切後果,宇文毓雖未表態,但心裡對雲嬋已沒有之前那麼厭惡。宇文會因為雲嬋幫伽羅說話而生氣至極,認為是獨孤伽羅蠱惑了雲嬋,決定要向伽羅動手。宇文護知道了長安的動靜後,決定要速戰速決,儘快回長安。太子宇文賢身患罕見病症,可傳染他人。宮中太醫研製出新藥,建議天王宇文毓讓其他人為太子試藥,宇文毓仁慈不想害人,命太醫盡快想出其他方法,宇文賢昏睡中呼喚母親,雲嬋鋌而走險握住了他的手。
高熲認為宇文護早知楊堅在軍中,卻不動聲色等他自投羅網,楊堅認為宇文護明顯急著回長安,他擔心長安眾人的安危,於是想方設法將戰場的情況傳回長安。伽羅收到楊堅的飛鴿傳書,得知宇文護想速戰速決。立即將消息告訴宇文毓與宇文邕。雲嬋感染病症,宇文毓疑惑不解。伽羅用計想令宇文會說出更多宇文護及其黨羽的確鑿罪證,卻意外聽說宇文護有一封密函,伽羅推斷宇文會口述的線索便是藏金藏匿的具體位置。因為宇文護的錯誤指令導致大軍被困,前鋒營也損失慘重,楊堅刺殺齊軍主將徐之信失敗,前鋒營反被圍困在迷蹤林。伽羅看到楊忠半夜身穿朝服出門,心中疑惑,擔心前線大軍安危。宇文邕認為現在連高熲率領的前鋒營也已被困在迷蹤林,迷蹤林的環境比戰爭更恐怖,只怕有去無回。伽羅來到魯國公府詢問宇文邕,是否前線出了大事,因自己已有多日沒有楊堅的消息,宇文邕無奈將楊堅等人被困迷蹤林一事告訴伽羅,伽羅聞訊後便暈了過去。
伽羅昏迷中夢見楊堅在迷蹤林遇險後驚醒。宇文邕本想將伽羅留下休養,但伽羅堅持要回府,宇文邕只好送她回去。伽羅進宮探望病倒的雲嬋,雲嬋表示自己恐怕時日無多,宇文毓帶太醫來為雲嬋診脈,才知雲嬋的難受是病癒的先兆。宇文毓大喜,命太醫速幫太子煎藥。宇文毓決定派援軍趕往前線,但尉遲迥身體抱恙,於是改派楊忠率兵前往。楊忠率援軍日夜兼程趕往前線,而在迷蹤林的楊堅、高熲等人屢屢遇險,僅靠著信念勉強堅持。雲嬋為太子試藥,終於感動了宇文毓。宇文毓下旨賞賜,並准許雲嬋去染坊教授技藝。雲嬋召開命婦會,伽羅、阿史那頌、宇文珠及眾夫人一同參加。阿史那頌見伽羅深受王后器重,心生嫉妒。會後,雲嬋及眾夫人離開,阿史那頌卻叫住了伽羅。阿史那頌將宇文護戰敗,使北國受到拖累的責任推在伽羅身上,伽羅不想與阿史那頌爭辯,轉身欲走,阿史那頌想抓住伽羅,卻不小心一腳踩空,從樓梯上摔下。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安祿聽到。
阿史那頌因摔倒而流產,而且無法再懷孕。悲痛欲絕的阿史那頌遷怒於伽羅,誣陷是伽羅推她。伽羅和楊爽向宇文珠詢問阿史那頌的情況,宇文珠將阿史那頌誣陷伽羅一事告訴他們。阿史那頌陷害伽羅不成功,決定私下報復。她命婢女茜雪準備了含有滑胎藥的補品,借宇文珠之手送給伽羅。夜深人靜,伽羅對楊堅倍感思念,在院中小憩時夢見楊堅。而迷蹤林裡,楊堅、高熲一行人已是筋疲力盡。此時,楊堅出現幻覺,聽到伽羅鼓勵他堅持下去。另一邊,宇文護的殘餘部隊也被困山谷。李文貴勸宇文護投降,但宇文護堅決不肯。此時,齊軍火攻山谷,將宇文護部隊逼至絕境。楊素拼死保護宇文護,還救下了王鶴。此時,楊忠率大周援軍趕到。宇文護部隊看到了希望,衝出山谷,與援軍一起夾攻徐之信軍隊。徐之信敗逃。雲嬋宣佈大軍得勝,即將班師回朝的消息,眾人十分欣喜。宇文毓和雲嬋的感情也日漸升溫。
楊堅、高熲等人終於走出了迷蹤林,卻遭到宇文護事先安排的殺手埋伏。楊堅、高熲拼死一戰,擊殺了眾殺手,策馬趕回長安。與此同時,伽羅臨盆,卻遇難產。幸好楊堅及時趕回隨國公府,給了伽羅力量,終於誕下長女楊麗華。伽羅與楊堅相擁而泣。楊堅與伽羅談起迷蹤林死裡逃生之事,感謝伽羅給了他信念,以及行軍手札所寫的辨別方向之法。楊忠帶宇文護回朝覲見天王。宇文護自行請罪,希望戴罪立功,再戰齊國。宇文毓卻表示應該賞罰分明,要宇文護交出兵符,回家休養。宇文會被判斬首,宇文護為保兒子一命,甘願以軍權交換。宇文毓奪回兵符,卻沒有放過宇文會。宇文會自知難逃一死,將所有罪責攬到自己身上。宇文會行刑之日,宇文邕親自押送囚車,楊堅也混在暗衛軍中配合防衛。囚車行進途中,宇文護果然派人劫囚,場面凶險混亂。
夫妻二人決心除奸臣,助天王,為百姓謀福。宇文護假裝因宇文會之死而受刺激中風,宇文毓和雲嬋帶了數名太醫來探視。但太醫們均被收買,一致聲稱宇文護是中風。宇文護裝病蟄伏,但他的復仇計劃卻未停止。北國將戰敗之責歸咎於周國,要求周國作出補償。最終,宇文毓聽取群臣的意見,拒絕賠償,但要送一位公主前去和親。雲嬋召開命婦會,向眾夫人徵求該選哪位公主去和親,眾夫人意見不一。阿史那頌瞭解玷厥的脾氣,建議選擇義成公主。阿史那頌、宇文珠認為該表演熱鬧的百戲,伽羅則認為該表演更安全的鼓舞。宇文邕的意見與伽羅不謀而合,阿史那頌有些不悅。天王最終選了鼓舞,並將此事交給伽羅籌辦。伽羅在九曲廊排練鼓舞,楊堅去接她,才知道伽羅和宇文邕有過一段舊情。楊堅在街上遇到有人被搶劫,便出手教訓賊人,竟發現被搶的是趙嫣母女。原來趙嫣母女忍受不住尉遲寬的毒打,私自離家出走。趙嫣與楊堅是自幼相識的玩伴,楊堅便將母女二人帶到竹廬暫避。
楊堅心中有氣,對伽羅語氣冷淡、夾雜暗諷。伽羅誤以為楊堅是因公務繁忙才如此。宇文毓召宇文邕入宮,告訴他有人在各州屯兵之事。二人皆懷疑是宇文護所為,卻無確鑿證據。楊堅瞞著伽羅,帶楊爽去見趙嫣母女。伽羅來竹廬打掃,卻發現有女子衣物,正當伽羅疑惑之時,楊堅、趙嫣和文姬玩耍歸來。伽羅聽到文姬稱楊堅為父親後吃醋,生氣離去。楊堅追上去解釋,伽羅因楊堅的隱瞞而大發脾氣,楊堅也因為一時激動,脫口說出臨江樓之事。伽羅氣得昏倒。文姬一心想楊堅做她的父親,甚至因此而討厭伽羅,但趙嫣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決定帶文姬回家。阿史那玷厥前來周國,天王設宴款待。玷厥送上三份不知所謂的禮物,故意羞辱周國。宇文毓機智還擊,保住了周國的顏面。西元559年,宇文毓勵精圖治,大力打擊貪腐,改善民生,然而宇文毓積毒已深,日漸疲乏,太醫們皆表示是過於操勞所致。楊素一直在染坊工作,覺得自己大材小用,心中屈悶。鄭祁耶請求伽羅,向楊忠舉薦楊素,謀求一職。
徐卓所說的那班涼州人馬進入長安,行事高調張揚,高熲帶人抓捕他們,並搜出了軍隊所用的兵器和朝廷發出的調集軍隊文書。但楊堅認為這是聲東擊西之計,這班人是故意高調引人注意,背後恐怕有更大的陰謀。雲嬋和宇文賢的關係日漸融洽,時常一起排演皮影戲,而宇文毓也真的將雲嬋當作妻子。伽羅告知雲嬋,近來長安內外兵馬異動,請雲嬋多加注意宮中的情況,尤其要小心皇帝的膳食。雲嬋偶然發現安祿鬼鬼祟祟在桃子上做手腳。便攔下安祿質問。安祿起了歹心,掐死了雲嬋。宇文毓知道雲嬋身亡後,悲痛欲絕,他認定是宇文護派人所為。宇文毓大受刺激,不眠不休欲找出宇文護的罪證。宇文毓心知自己命不久矣,命伽羅將宇文賢偷偷送出皇宮,要他從此隱姓埋名,做個普通人。太醫向宇文護稟報,宇文毓五內俱傷,無力回天,最多活不過一日。
宇文毓中毒太深,自知大限將至,於是提前立下傳位遺詔,並命伽羅去文昌殿帶走兵符。誰知宇文毓和伽羅的對話被安祿偷聽。趙越、楊素、王鶴等人帶領府兵在宮門外集結,卻遲遲不見李文貴前來,趙越擔心出了變故,於是叫楊素、王鶴先帶隊入宮查探。另一邊,宇文毓上朝,宇文邕和高熲押著李文貴和嚴統領上殿,昭告了宇文護的罪證。宇文毓宣旨,待自己崩逝後,由宇文邕繼位。此時,宇文護氣勢囂張地帶著各州親信闖入大殿,群臣見宇文護病癒,大驚。宇文護詭辯,稱一切都是天王強加的罪名。宇文毓下令捉拿宇文護,雙方劍拔弩張,眼看快要捉到宇文護,宇文毓卻突然毒發昏倒。宇文護獨自去見宇文毓,逼他修改遺詔。宇文毓毒發身亡,朝政大權再次落入宇文護手中。為了防止宇文護對暗衛軍下手,楊堅和高熲解散了暗衛軍。伽羅也將染坊的所有事宜交托給鄭祁耶。宇文邕想到宇文護先後毒殺了自己的兩位皇兄,心中驚懼,不敢做皇帝。
尉遲寬努力緩和與文姬的關係,終於使文姬重新接受這個父親。但好景不常,尉遲寬偶然發現文姬在玩楊堅送給她的草織螞蚱,聯想到了趙嫣一直珍藏的那個螞蚱。尉遲寬誤以為趙嫣與楊堅有私情,甚至懷疑文姬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尉遲寬借酒消愁,癲狂之症再次發作,將趙嫣打至重傷。楊堅和伽羅正好前來拜訪尉遲迥,忽然收到趙嫣重傷的消息。眾人趕往趙嫣房間,只見趙嫣已奄奄一息。尉遲迥氣極,去教訓醉酒的尉遲寬。趙嫣彌留之際,拜託楊堅照顧文姬。尉遲寬被抓到趙嫣床前,眼見趙嫣去世,大受刺激。文姬傷心不已,伽羅和楊堅亦痛心難過。在趙嫣的靈堂上,伽羅和楊堅前來祭奠。文姬卻不許二人拜祭趙嫣,因為她覺得是伽羅將趙嫣送回蜀國公府,認定是伽羅害死了趙嫣。尉遲寬已經完全瘋癲,與尉遲迥大吵,眾人勸阻二人,場面亂成一團。文姬趁眾人不注意,獨自跑出了靈堂。
文姬偷偷躲在裝法器的車裡,跟隨做法事的師太回到妙善庵。伽羅和楊堅下定決心要找到文姬為止。西元560年,宇文邕登基,封阿史那頌為皇后,宇文護則架空皇權,繼續獨掌朝政。朝堂上,宇文護時常借機提拔自己的人,宇文邕根本無法反對。宇文邕出宮約見伽羅,請伽羅幫他出計謀。宇文邕聽取伽羅的意見,在上朝之時,故意請宇文護同坐龍榻,更賜贊拜不名,甚至縱容宇文護提拔自己的親信。宇文護心知宇文邕是在以退為進。隨國公府中也被安排了內奸,正是張劍,張劍暗中與當年陷害獨孤信的蕭左有來往。蕭左和家眷在臨江樓吃飯,楊忠故意帶楊爽和張劍前去,假裝偶遇,並邀請蕭左一家一起吃飯。事後蕭左立即向宇文護稟報了此事,但多疑的宇文護卻不相信楊忠會無故請蕭左吃飯。宇文護和趙越對蕭左和張劍起疑。伽羅和楊堅故意在張劍面前拿出秘密信函,二人提前偽造了楊忠和蕭左的來往書信,然後假裝燒信,故意將寫有「多謝將軍贈金」的殘片留在火盆中,讓張劍發現。
楊忠暗指府中有人將楊家的一舉一動向宇文護報告。宇文珠決定不再為宇文護監視楊家,並命寶蓮帶最後一個消息給宇文護︰張劍和蕭左被誣陷的真相。宇文珠聽說張劍被殺,更加驚懼。北國軍隊時常侵擾大周邊境,朝臣上奏,建議出兵攻打北國。宇文邕想和談,而宇文護則執意出兵。宇文護建議封楊忠為大司馬,率軍出征。宇文邕無法反對,命楊忠三日之內出征。阿史那頌知道大周要攻打北國後,一時情急找宇文邕理論。伽羅建議宇文邕繼續忍耐,並說此戰是北國的過錯。但此話被阿史那頌聽到,誤以為伽羅慫恿宇文邕出兵,便打了伽羅一巴掌。阿史那頌不小心遺下了寫給玷厥請求和談的書信,被楊素拾到。楊素將信函交給宇文護,宇文護有些氣惱。但信函內容只是請求和談,無法治阿史那頌叛國之罪。李文貴派人潛入皇宮綁走阿史那頌。伽羅在皇后寢宮中發現了一根雞毛,查到阿史那頌被綁去一個雞鴨販賣點。伽羅和高熲帶人前往,救了阿史那頌。
大周不戰而勝,宇文護卻將功勞攬在自己身上,趁機向宇文邕要求虞州的管轄權。宇文邕為自己的無能而煩心,召伽羅進宮商議。阿史那頌看到玷厥身陷囹圄,心中愧疚,懇求宇文邕放了玷厥,但宇文邕不允。帝后二人再次大吵。伽羅向楊堅提議,暗中放走玷厥,以免再令北國有發動戰爭的藉口。宇文護連夜進宮,指阿史那頌放走了玷厥。宇文邕相信此事與阿史那頌無關,在宇文護面前維護阿史那頌。楊堅、宇文邕和高熲在廢棄酒莊相見,宇文邕決定重組暗衛軍,由楊堅統領。宇文護派人在宇文邕的膳食中下藥,令宇文邕的精神日漸不濟,無法專心政事。阿史那頌發現了宇文邕的症狀,召伽羅進宮商議。伽羅請來方求大師入宮為宇文邕診脈,果然發現宇文邕中毒。宇文護在各州屯兵,計劃伺機叛變。為了調走楊忠、尉遲迥等人的兵力,宇文護決定派他們去攻打齊國。
宇文護一黨的官員紛紛上奏要求攻打齊國,宇文邕裝瘋賣傻表示要議和,宇文護竟也同意宇文邕的說法。宇文護的反常舉動,使伽羅、楊堅等人疑惑。伽羅將宇文邕裝傻之事告訴了楊堅。伽羅、楊堅和徐卓等人前往各州查探民情,並調查宇文護屯兵屯糧的罪證,想在宇文護謀反前將其擊潰。伽羅、楊堅和楊忠一起分析當前形勢,認為宇文護看似佔盡優勢,但並非牢不可破,可以秘密令軍中的將領和被捉走的壯丁倒戈。然而此時,楊忠染病,日漸虛弱,甚至在上朝前昏倒。宇文護親眼看到楊忠病重,卻仍想逼楊忠出征。宇文護和安祿互使眼色,被伽羅察覺,伽羅起疑。趙越提議直接暗殺楊忠。宇文護假借皇帝之名,召楊忠入宮議事,在途中派出眾刺客截殺楊忠。楊忠被圍困,楊堅趕來相救,但楊忠最終還是被刺傷。楊忠本就病重,又身受重傷,大限已至。彌留之際,楊忠囑咐楊堅在這亂世之中要當機立斷,建功立業,為天下蒼生而擔當大任。楊忠囑咐完眾人,便駕鶴西去。
宇文護虛情假意前來祭奠楊忠,實則是想逼楊家兄弟代父出征。伽羅盡力為楊家爭取準備的時間,最終令宇文護同意過了楊忠的七七再出征。鄭祁耶趁阿史那頌到染坊巡視的機會,偷偷將宇文護逼楊家兄弟七七後出征的消息告訴她。阿史那頌將此消息帶給宇文邕,宇文邕猜到,宇文護是打算在楊家出征,長安兵力空虛時叛變逼宮。大周軍隊出征伐齊,由楊堅為主帥,高熲、楊整為副將。楊堅心知軍中肯定有宇文護安排的奸細,因此設下圈套成功使他們倒戈,命令他們傳遞假消息給宇文護。伽羅和楊爽趕到北國,將阿史那頌的信函交給玷厥。徐卓一脈的勢力已前去華州和虞州鉗制趙王和陳王,截獲了宇文護私備的軍糧,並令由壯丁組成的軍隊倒戈;北國軍隊在鳳凰峽阻擊了宇文護的核心軍隊,拔除了宇文護的爪牙;而楊堅和高熲也在控制了雍州和同州後,迅速趕回長安。此時,宇文護並不知道自己即將面臨的下場,志得意滿地帶著黨羽上朝,準備逼宮。
宇文邕命人呈上宇文護大將魏浩的首級,又當場斬殺奸細安祿。宇文護一黨未料到有此變故,紛紛慌張起來。雙方混戰,楊素拼死保護宇文護逃出大殿。另一邊,楊堅率大軍回到長安,伽羅在城門口相迎。楊堅將伽羅拉上馬,一同進宮。宇文護逃出大殿,碰到阿史那頌,立刻挾持了阿史那頌為人質,威脅宇文邕備馬。此時,楊堅和伽羅趕到,趁宇文護不備,救下阿史那頌,並制服了宇文護和楊素。宇文護被判斬立決,其囚車經過街市,被百姓唾棄。刑場上,午時已到,宇文護被斬。獨孤家和楊家的大仇終於得報。而在人群之中,卻出現了宇文會的身影!原來當日宇文會確實被楊堅射傷,但因他的心臟異於常人,僥倖活命。宇文會眼見父親被殺,發誓要報這血海深仇。宇文護被除,宇文邕論功行賞,晉封有功之臣,並為獨孤家族平反。此次平亂,楊堅功不可沒,宇文邕封他為建忠將軍,並承襲父爵為隨國公。阿史那頌念及伽羅的功勞,要求對她封賞。伽羅和獨孤善回到衛國公府,祭奠家人。
伽羅和阿史那頌來到妙善庵。一直寄居在妙善庵的文姬見到伽羅,怕被發現,帶著瘋癲的尉遲寬躲起來。宇文邕煩悶,覺得宮中無人懂他,而懂他的人又不在身邊。楊素因此向宇文邕推薦了一個善於猜度心思,而且謀略過人的人——趙越。宇文邕召見趙越,賜他太卜下大夫之職。周齊兩軍對陣,楊素請求征討首戰,得勝而還。周國軍隊一鼓作氣,全力進攻齊軍,連破齊國五城。宇文邕欲命大軍趁勝追擊,徹底擊潰齊國。武將擔心大軍過於疲乏,提出反對。而趙越卻表示自己夜觀天象,知道了此次伐齊勝券在握,機不可失。宇文邕最終聽了趙越的建議。楊堅大軍又攻下齊國四城,宇文邕想命令楊堅攻下齊國國都鄴城再回朝。但趙越擔心,若真的攻下鄴城,反而不利於自己,於是假裝占卜,表示攻打鄴城會全軍覆沒。阿史那頌款待伽羅,慶賀楊堅凱旋。阿史那頌命茜雪準備了有催情之效的暖清酒,給宇文邕喝下。入夜,阿史那頌假裝不勝酒力,先行離去,留下伽羅和宇文邕二人。
宇文邕想強姦伽羅,伽羅拼死反抗,逃出皇宮。伽羅回到隨國公府,楊爽看出異樣,不斷詢問發生何事。伽羅為了不給楊家招來禍患,隱瞞了這晚的事。宇文珠進宮探望阿史那頌,無意間跟宇文邕提起猛虎和祥雲之事。宇文邕對楊堅心生芥蒂。宇文邕請相士為楊堅看相,相士說楊堅只是大將軍之命,宇文邕才放心。楊堅回府,見伽羅心事重重,便去詢問楊爽。此時,高熲來質問伽羅,宇文邕是否對她意圖不軌。伽羅否認,但楊堅卻看出了伽羅有所隱瞞。楊堅闖宮質問宇文邕,二人爭執,甚至大打出手。伽羅和高熲趕來,伽羅為避免楊堅被賜罪,為宇文邕擋下了楊堅一腳。宇文邕不顧群臣反對,決定御駕親征,並任命楊堅帶領先行部隊。伽羅極力反對楊堅率帶領先行部隊,認為宇文邕有意讓楊堅去送死。楊堅不願相信宇文邕真的想他死,甘願領兵出征。楊堅率領先行部隊攻下晉城,但大軍入城後才發現中計。齊軍在城外將楊堅部隊團團包圍,楊堅決定依照皇命,死守晉城。
楊堅帶人挖地道至齊軍後方,而獨孤善則率兵從城內突圍,內外夾擊,齊軍大敗。楊堅繼而率軍趕往鄴城,齊君投降,齊國滅亡。
回朝後,宇文邕故意封楊堅為最高頭銜柱國大將軍,看似封賞,實為捧殺。楊堅對宇文邕心灰意冷,決定離開長安。楊堅入宮,請求宇文邕罷免他的柱國大將軍一職,准許他前往定州任職。
伽羅、楊堅一行人來到定州地界,入城後才發現定州大旱,百姓苦不堪言,楊堅決心改善定州的情況。伽羅和楊堅在院中賞月,突然有暗箭飛來。箭上綁有書信,內容竟是藏金的線索,伽羅和楊堅重新梳理思路,猜測藏金在某個靠近竹林和流水的山洞裡。不久,耿康在河灘上發現很多白骨,獨孤善發現了一個山洞,帶他們前去。三人深入山洞,發現洞內竟有暗門。楊堅找到打開暗門的機關,石門升起,三人進入室內,眼前竟是成堆的金銀珠寶。原來這裡便是宇文護的藏金所在。但在此時,宇文會扣動機關,利箭飛射,鐵籠從天而降,將三人困住。
宇文邕一直派趙越監視定州動靜,暫未發現異動。楊廣在宮中作為太子侍讀,卻常遭到太子宇文贇和眾公子欺負。楊廣已習慣了啞忍,但心中隱隱責怪父母。宇文贇不學無術,時常與眾公子飲酒作樂,使宇文邕氣極,失望透頂。伽羅對楊廣倍感思念,楊堅決定把握機會重回長安,一家團聚。高熲帶妻女來定州探望楊堅一家。高熲之女高靈亦亭亭玉立,楊勇見到高靈,隱隱有些喜歡。高熲將長安的情況告訴楊堅和伽羅,眾人為大周動盪不安、隱患甚多的狀況而擔憂。伽羅和楊堅知道宇文邕派高熲出兵伐陳後,打算主動請纓立下戰功,爭取再回長安。伐陳之戰大勝,楊爽和楊勇受到封賞。高熲、尉遲迥等人想趁機請求讓楊堅回長安,卻不停被宇文邕打斷。不久,宇文邕下旨,命楊堅攜家眷回京述職。楊堅上朝覲見,宇文邕稱讚楊堅在定州的政績,並封楊堅為地官府小司徒上大夫,命他將治理定州的經驗教授給其他州郡。
宇文贇看上了楊麗華,對她十分熱情。宇文邕趕來見伽羅,依舊情意滿滿,阿史那頌有些氣惱,不許宇文贇與楊家來往。楊堅本是武將,如今卻只能擔任毫無實權的文官閒職,伽羅擔心楊堅心中委屈,但楊堅並不在意,盡心盡力在麟趾館處理各州郡的事務。楊瓚和楊勇主動請求進麟趾館跟楊堅學習。宇文贇既不通文采,又不善騎射,被楊麗華嘲笑。宇文贇十分喜愛楊麗華,便聽從楊廣的建議,開始勤學詩書。阿史那頌向宇文邕提議,為宇文贇選立太子妃。然而,太子妃甄選之日,楊麗華卻沒有出現。宇文贇氣衝衝的來到隨國公府,質問楊麗華為何不出現。楊麗華與宇文贇約法三章,要求宇文贇今後只愛她一人,不可以逼她做不喜歡之事,並要求宇文贇每日必背一篇文章。宇文贇滿口答應。
宇文邕拒絕與楊家結親,宇文贇硬闖文昌殿相求,氣得宇文邕心口痛。趙越向宇文邕進言,表示楊麗華入宮可牽制楊家。宇文邕才答應立楊麗華為太子妃。
邊關來報,吐谷渾屢屢進犯大周邊境。宇文贇想起伽羅的建議,便主動請求帶兵出征。宇文邕不悅。但宇文贇堅持請求出征歷練,宇文邕最終答應。楊堅根據吐谷渾的特點,為宇文贇擬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宇文贇按照楊堅的方案排兵布陣,大敗吐谷渾,得勝還朝。阿史那頌看出宇文贇是為了楊麗華才去出征,心中不悅,對麗華心生芥蒂。而宇文邕也猜到宇文贇近來的轉變都是楊堅所教,斥責宇文贇被楊家的人玩弄於股掌,氣得心口作痛。北國國力日漸衰弱,故意找藉口向大周挑釁,掠奪錢糧。尉遲迥提議先禮後兵,先派楊堅前去試探北國。但宇文邕卻不想給楊堅立功的機會,否決了尉遲迥的提議。宇文邕決定親征北國。出征途中,宇文邕體內餘毒發作,病來如山倒,命不久矣。彌留之際,宇文邕告誡宇文贇要小心楊堅,繼續尋找宇文護的藏金,並口口聲聲念著伽羅的名字。伽羅前來,宇文邕向她述說心中遺憾,並向伽羅道歉。伽羅原諒了宇文邕。宇文邕含笑而終。
宇文贇即將登基,宮中嬤嬤指點太子妃和四位側妃學習宮中禮儀。宇文贇前來探望,四位側妃急忙上前迎接,極力討好。宇文贇被四位側妃蠱惑,竟想將她們都立為皇后。楊麗華不悅,向伽羅抱怨。伽羅建議麗華順從宇文贇的心思,主動請求五后並立,顯示豁達大度。西元578年,宇文贇登基,阿史那頌為皇太后,楊麗華及四位側妃均封為皇后。宇文贇大力封賞楊家眾人,宇文珠和尉遲容收下了各家的禮品,卻被楊堅斥責。尉遲容多年來盡心盡力照顧楊整,為楊家操持家務,終於感動了楊整與她重新開始。宇文贇承繼先帝遺願,大力懲治貪腐,並組建新軍,交由楊素和楊整來訓練。楊家如日中天,使趙越和宇文家的幾位親王看到危機。趙越為宇文贇獻上金丹,說能延年益壽,實為催情之藥。在藥力作用下,宇文贇終日流連於四后之間,再無心處理政事。朱皇后懷孕,宇文贇和阿史那頌大喜,另外三位皇后卻心生嫉妒。宇文贇沉迷酒色,完全不理朝政,引起群臣不滿。
朱后被其餘三位皇后謀害,在御花園中跌倒,差點流產。楊麗華提議將朱后接到隨國公府中安胎。趙越成功蠱惑皇帝,志得意滿,常與幾位親王密謀。伽羅、楊堅不知趙越究竟有什麼計劃,決定以靜制動。朱后臨盆,誕下皇子宇文闡。宇文贇大喜,立即決定封宇文闡為太子,完全不理楊麗華的感受。楊麗華托保桂公公將當日的寄情之物送給宇文贇,宇文贇憶起二人的美好過往,於是前去看望楊麗華。但楊麗華並不是打算與宇文贇敘舊情,而是給宇文贇送去堆積的奏章,勸宇文贇清醒。楊麗華言語衝動,激怒了宇文贇。宇文贇怒火中燒,誤傷了楊麗華。楊麗華對宇文贇徹底失望,決定此後要為自己籌謀。楊堅將所有堆積的政事處理完畢,趙越卻誣陷楊堅代天子行事,恐有篡位之心。宇文贇大怒,將楊堅引誘入宮中加以試探,一旦楊堅失言,便即刻誅殺。宇文贇故意不尊重楊堅,以言語羞辱楊麗華,想試他會否有忤逆之舉動。但楊堅淡定自若,沉穩應對。宇文贇直接逼問楊堅藏金之事。
楊麗華聽到外面有兵器碰撞之聲,似是調動禁軍的動靜,楊麗華心知不妙,急忙趕去文昌殿。楊堅走後,楊麗華匆忙趕到,質問宇文贇是否想對楊堅不利。宇文贇與楊麗華大吵一頓,楊麗華倔強地不肯低頭認錯,宇文贇一時激動欲誅殺楊麗華及楊家眾人。伽羅收到消息,急忙入宮向宇文贇求情。伽羅跪地磕頭,懇請宇文贇顧念舊情,放過麗華和楊家。第二日,楊堅向宇文贇請求,出藩亳州。宇文贇不准,但楊堅堅持要走,宇文贇最終答應。楊堅出藩後,宇文贇愈發荒淫無度,終日沉迷淫樂。對宇文贇已死心的楊麗華計劃利用宇文闡來奪權,她派人將皇帝無道之事散播至朝野內外,想借此逼宇文贇退位。現今大周奸臣當道,貪腐成風,朝野上下烏煙瘴氣。高熲、楊素前來探望楊堅一家,眾人商議推翻宇文贇的統治。這次,楊堅終於默許。北國進犯大周,高熲、楊素以酒泉告急為由,推舉楊堅掛帥。而趙越一黨竟意外地沒有反對。伽羅和楊堅心知此次回到長安,便無法再回頭。
楊堅率大軍來到酒泉城下,卻按兵不動,與北國軍隊對峙。兩軍陣前,玷厥才發現周國主帥是楊堅。玷厥得見恩人,十分欣喜,邀請楊堅入帳飲酒。楊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表示願助北國治理旱情,終於說服了玷厥投降。言官多次求見宇文贇,使宇文贇十分煩心。趙越趁機慫恿宇文贇禪位給宇文闡,便可不再受言官約束。宇文贇大喜,採納了趙越的提議。宇文贇決定禪位於宇文闡,趙越一黨欲挾幼主以令天下。此時,朱后被毒殺。阿史那頌收回楊麗華對宇文闡的恩養之權,並責令楊麗華離宮。原來朱后竟是被楊麗華毒害。楊麗華不甘心就此出宮,決定重新奪回宇文贇的心。宇文贇加倍服食趙越的金丹,竟氣血逆行,死在楊麗華的床上。阿史那頌見宇文贇暴斃,悲痛欲絕,責令眾人嚴守祕密,對外宣稱宇文贇是操勞過度而亡。阿史那頌攜宇文闡臨朝,趙越正想拿出假遺詔,怎料楊麗華先讀出先帝遺詔,封楊堅為輔國大臣。趙越質問楊麗華,先帝何時立此遺詔。
趙越質疑先帝遺詔的真偽,阿史那頌證實遺詔確是先帝所立,趙越一黨無話可說。楊堅由此成為輔國大臣,掌朝政大權。阿史那頌心知宇文家的天下已頹敗不堪,決定傳位給楊堅。楊麗華一心想成為太后,並利用宇文闡掌握大權,因此堅決反對楊堅稱帝。楊堅與趙越的兵馬在皇宮交鋒,戰況慘烈。此時,走投無路的趙越突然闖進弘聖宮,挾持了宇文闡,逼阿史那頌禪位於他。阿史那頌為了避免江山落入奸人之手,當著眾人面前,將皇位禪讓於楊堅。趙越氣急敗壞,欲殺阿史那頌,卻被獨孤善一劍刺死。但趙越死前也用毒針刺傷了獨孤善。獨孤善毒發身亡。尉遲迥堅決反對楊堅繼位,但楊堅為了天下百姓,決定接受禪位。尉遲迥因此與楊家決裂,起兵平亂。楊堅派高熲、楊素、楊爽率兵活捉尉遲迥,最終,尉遲迥兵敗,高熲勸他投降,但尉遲迥對太祖忠心不二,跳下城樓殉國而亡。楊家為尉遲迥修墓立碑,彰顯其功德。但尉遲容卻將父親之死算在楊堅和伽羅頭上,心生怨恨。
文姬帶尉遲容到尉遲寬墳前,說起尉遲寬之死的緣由。尉遲容更加痛恨楊堅與伽羅,認定他們害得尉遲家家破人亡。楊麗華因為權力走火入魔,不甘心只做一國公主,竟計劃殺死阿史那頌,嫁禍給楊堅。茜雪擋下楊麗華的匕首,阿史那頌才得以逃脫。楊麗華驚慌,想帶走宇文闡。阿史那頌遇到伽羅,向伽羅訴說一切。伽羅找到楊麗華,痛斥楊麗華的所作所為。但楊麗華認定了父母篡位,與父母決裂。西元581年,楊堅登基,立伽羅為皇后,楊勇為太子,楊廣為晉王,其餘開國之臣皆有封賞。伽羅召尉遲容進宮,尉遲容為了找機會報仇,答應入宮。為了宇文闡的成長,伽羅將宇文闡交由阿史那頌撫養。宇文珠和楊瓚入宮求見,伽羅提起宇文珠曾經替宇文護通風報信之事,楊瓚驚懼,擔心伽羅秋後算帳,自請貶為庶人。楊堅執政英明,大隋各處井然有序,日漸興盛。高熲有心輔佐楊勇,建議由太子代天子出巡,體察民情。北周餘孽作亂,朝臣向楊堅請求處死阿史那頌和宇文闡。
楊堅認為處死阿史那頌和宇文闡有違仁義,便與伽羅商議。伽羅建議將阿史那頌和宇文闡秘密送回北國,以保住他們的性命。陝州貪腐之事已經查清,原來是大都督趙興所為。楊勇嚴厲懲處貪腐的官員,獲得百姓稱讚。楊堅決定重興佛、道二教,獲得群臣贊同。尉遲容和尉遲文姬暗中相見,文姬請求入宮幫助尉遲容報仇。尉遲文姬改名換姓為「趙如意」,由尉遲容帶入宮中,謊稱是妙善庵慧定師太推薦入宮。伽羅不疑有詐,准許文姬在身邊服侍。朝堂上,楊勇建議改制,提出三省六部制。但楊堅卻大發雷霆,指責楊勇在東宮私設朝堂,更縱容朝臣對他行逾規的朝見之禮。楊堅罰楊勇一個月之內背熟所有宮規禮制。楊勇心中屈悶,去郊外騎馬,偶遇雲若霞。楊勇對雲若霞一見鍾情。北國發生內鬥,玷厥請求大隋相助。楊堅向眾臣徵求意見,楊勇的提議很有見解,因而重獲聖心。楊家眾人聚會,提到賜婚一事,楊勇說出自己已有心儀之人。伽羅決定先考察雲若霞。
伽羅召見雲若霞,多番試探後,看出雲若霞是貪圖虛榮、欠缺德行之輩,因而反對楊勇娶雲若霞。但楊勇當局者迷,一心想娶雲若霞。伽羅和楊勇母子產生矛盾。楊勇不顧伽羅反對,偷偷將雲若霞帶入東宮。梁國一些大臣有親陳傾向,楊堅打算派人去試探梁國。楊勇想建立功勳,從而請求納雲若霞為妃,但最終楊堅卻派了楊廣和楊素前去。梁帝前往大隋覲見楊堅,由公主蕭薔留在江陵招待楊廣和楊素。蕭薔才貌出眾,氣度高華,使楊廣一見傾心。夜裡,蕭薔吹塤,思念王兄。楊廣安慰蕭薔,二人互生好感。楊素看出楊廣愛慕蕭薔,鼓勵楊廣求楊堅賜婚。楊廣心知蕭薔是太子妃之選,覺得自己無法高攀。楊素順勢鼓勵楊廣爭奪太子之位。楊廣謹慎,沒有回答。東宮時常傳出女子嬉笑之聲,尉遲容猜到楊勇將雲若霞藏在東宮,決定利用雲若霞來挑起伽羅母子之間的矛盾。
尉遲容將太子暗藏雲若霞之事告訴伽羅,伽羅親自前往東宮查看,果然見到雲若霞。伽羅憤然而去。梁帝覲見楊堅,表明忠心。伽羅和楊堅想將蕭薔公主許配給楊勇,但楊勇拒絕。此時楊廣來信,請求楊堅賜婚。楊勇如釋重負,請楊堅為楊廣和蕭薔賜婚。楊堅准許。伽羅和楊堅為楊勇甄選太子妃,選中了德行兼備的元珍。楊勇強烈反對,卻不得不從。尉遲容趁機慫恿楊勇將生米煮成熟飯,到時伽羅便無法再反對。楊勇聽信了尉遲容。大婚之夜,楊勇留元珍獨守空房,反而與雲若霞行禮圓房。而另一邊,楊廣和蕭薔卻相知相惜,同心同德,決定共謀大業。元珍性情溫順,多番啞忍,最終被楊勇和雲若霞氣病。楊堅和伽羅舉辦狩獵,尉遲容向楊堅請求別再派楊整出征。楊堅有些不悅,楊整斥責尉遲容,表示自己願為大隋肝腦塗地。伽羅召開命婦會,蕭薔見解獨到,獲得伽羅的歡心。而元珍卻終日臥病在床,被楊堅嫌棄。
伽羅前去探望太子妃,卻不見太子在旁照顧。伽羅惱怒地去找楊勇,卻見楊勇正與雲若霞嬉戲玩樂。伽羅命人將雲若霞拖下去杖責,並趕出宮中。但楊勇卻告知伽羅,雲若霞已經有喜。楊堅知道此事後亦十分惱怒,竟動了廢太子的念頭。伽羅和楊堅決定等孩子出生,再做決定。但楊勇的太子之位已經不穩,皇宮內外流傳著廢太子之言。文姬在宮中服侍伽羅,動了殺死伽羅的念頭,尉遲容及時喝止了文姬。尉遲容表示,死並不是最好的報仇之法,讓楊家自相殘殺才更痛快。元珍病危,伽羅匆匆趕去探望,才知道元珍是被太子氣病的。元珍奄奄一息,伽羅派人去叫太子來,但此時,雲若霞正在臨盆,楊勇只顧陪伴雲若霞。元珍到死都沒有見到楊勇。楊勇抱著孩子去見楊堅和伽羅,為雲若霞要求名分。伽羅念及孩子的成長,答應會給雲氏一個名分,但要求楊勇必須再立一位太子妃。高靈性格開朗活潑,楊勇頗為喜愛。伽羅和楊堅封高靈為太子妃,楊勇也樂於接受。
有了高熲的支持,楊勇重獲聖心。楊廣心中不快,借酒消愁。蕭薔建議楊廣也去找一個有份量、有智謀的大臣幫助他。楊廣約楊素秘密相見,坦白心中志向。楊素本來就是敢想敢拼之人,既然有此機會,他便下定決心支持楊廣。陳國君主昏庸無道,大批陳國難民湧入大隋。楊堅和伽羅見此情景,產生了滅陳的想法。伽羅提議先派人在陳國境內廣發力數陳叔寶二十宗罪的詔書,使陳國百姓得悉大隋的相救之心,然後再出兵伐陳。廣發詔書之後,陳國百姓群情洶湧,盼望大隋討伐無道昏君。楊堅決定御駕親征,因此命太子監國。高熲宣佈伐陳戰略,楊整卻發現自己不在出征之列。原來楊堅考慮到尉遲容的請求,刻意不派楊整出征。但楊整一心為國建功,主動請求出征,楊堅最終答應。楊堅率軍兵臨建康城下,遇到陳軍的頑抗。楊整主動請求作為先鋒,攻入城門。但陳軍誓死抵抗,楊整意外中箭而亡。楊堅大軍攻下建康城。陳叔寶投降,陳國滅亡。而楊整之死,則令尉遲容恨透了楊堅和伽羅。
滅陳之戰,楊廣亦戰功赫赫,楊堅封他太尉一職。楊素及眾臣前來慶賀,眾人提到太子近臣王誼殺了耿康之事,原來王誼竟是楊廣的人,故意使太子犯下大錯,等到楊堅發現耿康之死,楊勇就要受罰。陳國眾朝臣來到大興城,楊堅對他們作出適當安排。至於陳叔寶,伽羅建議要厚待他。楊堅和伽羅召見陳叔寶,卻發現陳叔寶並沒有因亡國而難過,原來陳叔寶本就不想當皇帝。楊勇與陳叔寶秉性相投,皆不喜歡戰爭,也不喜歡朝政之事,談了一會,二人竟惺惺相惜,成為知己。楊堅後宮如同虛設,朝臣上奏表示伽羅善妒,請楊堅立妃。伽羅因此為楊堅挑選了幾位品貌兼備的女子,想納入後宮。楊堅堅決反對,強調此生只會與伽羅一人相守。尉遲容決定離間伽羅與楊堅的感情,令他們痛苦。尉遲容約文姬秘密相見,叫文姬去勾引楊堅。文姬為了報仇,願意捨身。前陳公主陳婉宜覲見伽羅,請求留在伽羅身邊伺候。伽羅准許。尉遲容猜不透陳婉宜的用意,提醒伽羅小心。
楊廣和楊素向楊堅稟報平亂之事,並將州郡志呈給楊堅,指證王誼勾結叛軍。楊爽親自審問王誼。但王誼要求必須面見帝后,才肯說出實情。楊爽決定帶王誼入宮。楊廣得知王誼入宮之事,擔心事情敗露,急忙讓蕭薔進宮請尉遲容相助。尉遲容知道楊爽不吃紅豆,故意拿來紅豆湯,楊爽見王誼口乾舌燥,便叫王誼喝了那碗紅豆湯。王誼中毒身亡,死前對楊爽說出自己是楊廣的人。尉遲容將王誼留下遺言之事告訴楊廣,楊廣對楊爽起了殺心。楊廣故意引楊爽來到郊外,安排了大批殺手圍捕楊爽。楊廣勸楊爽歸順自己,楊爽斷然拒絕,還諷刺楊廣癡心妄想,楊廣受到刺激,一劍殺了楊爽。楊廣將楊爽的屍首帶回宮中,聲稱遇到叛軍突襲。北國傑哈可汗請求阿史那玷厥南下攻隋,擴張疆土。但玷厥感念隋國的恩德,又十分清楚北國如今的境況,拒絕了傑哈可汗的提議。傑哈可汗假意打消念頭,為玷厥斟酒賠罪,卻偷偷在酒中下了毒。
玷厥毫無防備喝下傑哈可汗的酒,突然感到暈眩,心知中毒,最終被傑哈可汗所殺。玷厥死後,傑哈可汗掌握大權,揮兵南下攻打隋國。隋國邊關告急,楊堅命楊素領兵十萬,剿滅敵軍。
楊素率兵迎戰北國,收復了所有城池,並令傑哈可汗投降,保證絕不再進犯隋國。楊勇提議在全國各地開鑿運河,促進交通往來和經濟繁榮。楊堅認為開鑿運河太耗費人力物力,此時並不適合。楊廣提議分期開鑿。楊堅見二人對此事甚有熱情,便命令他們一同探討。楊堅近日失眠,伽羅擔心楊堅的睡眠,尉遲容趁機推薦文姬去給楊堅誦經催眠。伽羅故意答應,想看看尉遲容到底有何企圖。伽羅夜裡去千秋殿查探,見文姬確實在為楊堅誦經,才放心下來。但其實是尉遲容特意叮囑文姬不要有任何動作,因為她猜到伽羅會前去窺探。如今伽羅疑心已除,尉遲容的計劃才真正開始。伽羅在殿外撿到她賜給文姬的髮簪,伽羅進入楊堅寢室,見楊堅抱著文姬躺在床上。伽羅頓時感到晴天霹靂,悲憤交加,命禁軍將文姬捉住。
尉遲容擔心伽羅對文姬不利,急忙跑去叫醒楊堅。楊堅趕到,親眼目睹文姬自殺,便誤會伽羅逼死文姬,伽羅不想辯解,只告訴楊堅她就是尉遲文姬。楊堅覺得伽羅不留情面給自己,變得咄咄逼人,不可理喻,憤然離去。伽羅懷疑尉遲容,便叫陳婉宜去搜查她的寢室,陳婉宜找到催情薰香和外貌像紅豆的相思子。伽羅看到與紅豆相似的相思子,想起當初王誼死前曾經喝過尉遲容的紅豆湯。太醫驗出此碗紅豆湯果然加添了幾粒煮爛的相思子,會產生劇毒,若人服下,會瞬間斃命。伽羅找尉遲容來,尉遲容知道東窗事發,便坦言自己所做的一切,她認為尉遲家的悲劇,都是伽羅與楊堅造成的。尉遲容故意不說穿楊廣爭奪皇位之事,而是揚言會在天上看著楊家分崩離析,繼而自殺。伽羅崩潰。楊廣聯合楊素等人來到東宮,表面上是要為楊勇慶賀生辰,實則是將楊勇灌醉,引導他說出大不敬的話。而楊勇卻沒有任何懷疑,一杯接一杯地喝酒。
楊廣等人故意灌醉楊勇,誘導楊勇說出對楊堅不敬之言。楊堅知道後大發雷霆,狠狠教訓了楊勇一頓。西元600年,楊堅將楊勇貶為庶人,改立楊廣為太子。瑟瑟寒風中,楊勇求見楊堅,卻被攔在殿門外。楊勇大受刺激,變得癡傻瘋癲。伽羅聞訊趕來,見到瘋癲的楊勇,悲痛而悔恨,聲淚俱下,但楊勇竟不願再認伽羅為母親。西元602年,楊堅和伽羅皆已年老。伽羅從未原諒楊堅,楊堅也始終不敢再見伽羅。楊麗華獨居多年,對父母的恨意漸漸淡去。伽羅病重,彌留之際,囑咐楊廣要善待兄弟,並請求陳婉宜今後好好照顧楊堅。楊堅趕到伽羅床前,二人將心裡的話全部說了出來,伽羅終於原諒了楊堅,回憶二人一同走過的人生。楊麗華得知伽羅病危,匆匆趕往甘露殿。然而,楊麗華最終趕不及見伽羅最後一面,留下終生的遺憾。內官向百姓宣告皇后賓天,舉國哀痛。伽羅死後兩年,楊堅駕崩,帝后合葬太陵,楊廣繼位。西元618年,隋朝覆滅,歷時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