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魂47》是自《最後武士》後,唯一一套以外國人為首,深入日本人世界探索日本文化的電影。霸氣的戲名、尤如貼在機鋪門口的poster、影星的陣容(還有Zombie Boy!)和以日本歷史故事忠臣藏作藍本的故事再加上謎幻元素,單看trailor實在無得輸,然而事實又是否如此?可能先入為主的關係,《浪魂47》難免讓人誤會是《戰狼300》的「無雙」式電影,視覺享受應該不會讓人失望,入場一看才嚇見原來此為一套「劇情片」,自主人被殺害、47位武士淪為浪人開始(包括奇洛李維斯),全片便只著墨於這47位浪人如何準備復仇,是準備、不是打打殺殺的復仇,這個大反差不是常人可以接受,如視之為劇情片,導演也絕對沒有處理劇情片的能力,全片演員慘變行行企企「口述」劇情。片末的復仇大戰,亦未見他們是有何特別的「準備」,只是扮一扮潛入,便亂斬廿四,對付那隻大妖,奇洛李維斯也是Monster Hunter式的亂斬廿四,打鬥場面也可以有一點劇情和鋪排的吧?奇洛李維斯飾演一個孤獨的浪子,因出身背景問題給世人遺棄和敵視,而他亦注定的孤獨終老無法與愛人一起,如此種種根本是為奇洛李維斯度身訂造的,以他的性格、遭遇和外形是絕對能演活這個角色,無奈他全程hea做,比Eason更hea,無法散發他本人應有的唏噓,角色設定更是奇怪,結果與其他浪人相比,他像配角居多,這十分可惜。當然,這電影也有可取之處,就是起用日本演員的份量和對日本文化的細緻考察。除了奇洛李維斯外,全片一律起用日本演員(當然是講英文,但你可以當是英語配音,而Zombie Boy只出現了五秒,我不視之為演員),比例比《最後武士》更誇張,最大亮點是他們的劍道,拔劍的姿勢、二刀流、下段、上段格鬥畫面,十分華麗,可見日本班底對日本文化的堅持。故事開始便聲明日本武士若失去主人,便成為浪子,是對武士的最大侮辱,一位武士的行徑,代表他的忠誠和氣節。武士道精神下,武士對於主人的忠貞是堅定得無法想像,真正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電影以切腹貫穿各人物,對武士而言,死不為懼,但要死得有尊嚴,才對得起自己的身份、家族和主人。當47位浪人復仇成功,沒有選擇逃走,反而是自首,請求可以切腹自盡。真正的切腹,是把刀切開腹部之餘還要把腸抽出來,整齊放在面前才禮成,對現代人來說無法理解,或覺得日本人過份注重面子和儀式,但對於死亡,如何死亡也是自己的一份交代和尊重。活得精彩,死得有尊嚴,是最幸福的一件事,今天再沒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僱員,也不會切腹,但對於自己,也不要遺忘持一份根本的尊重。
顯示更多

收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