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太空漫遊

上映日期: 2020年3月29日 片長: | 149 分鐘 級別:
TBC
3.5
評分
95 讚好 9 影評
五十二年前,殿堂級導演寇比力克拍下《2001太空漫遊》,徹底顛覆電影的可能性,也深深影響電影往後的發展,是影迷公認的史詩式鉅作。嘉禾院線「細味經典 Something Timeless」系列即將會為影迷帶來世界各地的偉大鉅作,拉闊新生代觀眾的觀影體驗,頭炮將會選來跨越半世紀之不朽經典-世界影史上神級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數碼修復版本,3月底首次於海運戲院超巨幕放映。 故事從猩猩演變成人類的過程說起,人類因一塊神秘黑色巨石進化,智能與科技迅速發展,甚至有能力離開地球表面。而木星計劃中,太空船上大衛、法蘭克和HAL 9000型電腦一直服從人工超智慧電腦HAL 9000,但HAL 9000卻發現大衛與法蘭克有計劃關閉他的主機從而有所行動。到底誰能夠成為倖存者,並在浩瀚宇宙中探索到生命的緣起緣滅?
顯示更多 arrow-down
loading
影評
詳情
場次
tigermoviesnews電影情息
Lv. 10
star 3.5
見識個巧奪天工嘅電影,好唔好睇真係見仁見智啦
1968年Stanley Kubrick 執導的電影作品《 2001 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我雖是個老影迷,但當其時仍未有看過他的電影作品,直到後期才看過他重映的作品,由馬康麥杜華主演的《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才稍為有些認識,但現在已經印象全無了。現在這部被譽為改變電影史的永恆鉅作,所以也得抽空看看這位導演的作品了。《2001:太空漫遊》故事開端並非在太空,而是在人類尚未誕生前,一座神祕的黑石碑出現在猿猴面前,牠們因此產生進化懂得狩獵。隨後到人類已經能掌控科技,甚至已可以離開地球表面。美國的月球基地上發現有同樣的黑石碑正對外釋放出訊號。18 個月後,人類進行「木星計劃」派遣太空船發現號上木星調查,科學家大衛、法蘭克與一台號稱從不出錯的超級智慧電腦 HAL9000 ,接受任務前往訊號的終點──木星。最後展開了人類與智慧電腦的角力…。電影於當代來説可以稱得上是科幻片先驅,電影畫面以不同方式在向觀影者炫耀技術,螢幕上所見太空船所到之處,人類登上月球,與超級電腦角力等,以1968 年的電影技術來説,已經算得上突破極限,鏡頭下觀眾都被誤認為是由電腦製造岀來的特別效果,事實上,凡是在現今看起來理所當然的畫面,竟然都是全手工繪製,利用模型運用鏡頭拍攝而成,若現在來看,單是看這些場面,觀眾可能不會察覺得岀,還會以為是現在新的電影作品,甚至比現時某些國家的電影還要先進。但其實看到的都不是電腦特效,而是出自巧奪天工的手繪畫面!電影片長接近一百五十分鐘,其實已經用很快的時間交代,人類由猿猴進化,以極快的速度建立文明上太空,其後已經講到全權操控太空船的人工智慧 HAL9000 開始懂得懷疑、思考並作判斷,甚至選擇殺害人類自保,以此作為開端,最後大衛穿越絢爛的星際之門極速老去,老死之前看見人類最終衰滅,重回胚胎,再度從宇宙孕育出來,人類歷史新的一頁又再展開,這部電影的構思,在當時來説,極為新鮮,讓後來大量的科幻片接踵而來。當然電影的配樂亦功不可沒,令電影增色不少。Stanley Kubrick能高精準預測未來的現實世界,電影《2001:太空漫遊》為他奪下「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 但毀譽參半,雖然是神作,但係未係人都識得欣賞,對我而言,坦白講: 無可否認在視覺上,可以用盡一切字眼如:絢麗奪目/色彩鮮明/巧奪天工/鬼斧神工,來形容這部電影。但是…除了畫面視覺效果令人震撼之外,讓人昏昏欲睡的時間頗多, 一路睇…一路舂眼瞓之下,總算是對這部偉大電影朝聖過了。
顯示更多 arrow-down
0  負評
0  回應
Chris
Lv. 10
star 5.0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科幻經典
《2001太空漫遊》一直是我最喜愛的科幻片之一,其傑出之處,前人之述備矣。一連串光怪陸離的影像、貌似故弄玄虛的片段,實為導演前衛的視野;宇宙的起源、人類的進化,給了我難以言喻的震撼。
顯示更多 arrow-down
2  負評
0  回應
Oscar Cheung
Lv. 9
star 5.0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電影院重看果然不同,由三星改五星,之前一直以為自己不太喜歡寇大導的電影,但當再次審視自己的觀影列表,發覺自己對他的電影大部份也給四星或五星,加上這次在電影院重看2001太空漫遊的觀感,更加令我對寇大導肅然起敬。在1968年已經拍成這套寓意深刻而且前瞻性極高的電影絕對是大師級的功架,對於人類與AI關係的預言,對於人類歷史與去向的探索,絕對很大程度地影響了後世的科幻電影,還有那個長達10多分鐘穿越宇宙銀河光譜迷幻長鏡,加上藍色多瑙河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象徵性隱喻,更加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穿越式蒙太奇(骨頭變成太空船-人類智慧與科技的前進),象徵(黑石-上帝或神對人類的啟發),隱喻(當骨頭變成太空船在宇宙中出現時藍色多瑙河音樂響起-人類創造了藝術。宇宙嬰兒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采的哲學)。
顯示更多 arrow-down
0  負評
0  回應
Kevin Wong
Lv. 5
star 3.0
驚喜加悶場
最大的感受就係五十幾年前就咁天馬行空諗到咁多現代嘅科技,有幾次我都以為係有人穿越過去去拍呢套戲,你會見到好多熟悉場面與手法,就表示呢套戲對於近幾十年科幻片影響好深,但係實在太悶,有幾場戲我真係瞓著咗....
顯示更多 arrow-down
4  負評
0  回應
蝗痴瘋
Lv. 1
star 3.0
顯示更多 arrow-down
9  負評
0  回應
大碌量
Lv. 1
star 1.0
顯示更多 arrow-down
4  負評
0  回應
私隱政策
使用條款
免責條款
65523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