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沉船獵人開始了人生的冒險之旅,解開扣人心弦的海洋之謎,亦即是地球上最後一道海洋邊界——西澳海岸線。海岸線延綿二萬多公里,既廣闊又凶險,吞噬了超過1,600艘船,亦埋藏著失落的故事與黑暗秘密。西澳博物館的海洋考古學家羅斯安達臣博士及黛布舒菲博士前來協助團隊搜尋線索,博物館是世界上公認最重要的海洋考古博物館。團隊相信有可能找到歷史沉船遺址,無懼該位置的挑戰,專注於潛入深海,記錄水底隱藏之物。
沉船獵人今次的任務是拆解從海盜時期遺留下來的謎團。在1622年一個深刻,載著銀幣和金幣的試驗號在西澳海岸對出一片未曾有人踏足的水域觸礁沉沒。幾十年前進行的勘探識別出一座大炮和幾個錨。可惜,這些文物無一足以證實這艘沉船的確是試驗號。為拆解此謎團,西澳博物館的海洋考古學家亦加入是次考察。海上湧浪強勁,開放水域的海浪拍打著嶙峋的岩石,加上好奇的鯊魚,如此極端的條件,令到搜尋400年前遺下的物品更加困難。這個距離大陸幾百公里,既偏遠又凶險的沉船遺址,究竟是否澳洲最古老沉船的葬身之地呢?
施域號是傑拉爾頓對出壯麗的阿布洛斯群島附近的一艘已知沉船,位處西澳首府珀斯以北約400公里。當時一個看守員誤以為大浪只是月光在水上的倒影,導致施域號撞向珊瑚礁沉沒。事發一年前,阿迪確號亦按同一條路線航行,最終在好望角及八打威(即現今的印尼雅加達)之間消失。沉船獵人與西澳博物館團隊聯手,再次調查該位置,研究兩艘沉船理論。團隊其中一人是海洋歷史學家及沉船專家曉愛華士,他在發現相信屬於阿迪確號所載貨物之一的象牙後,幾十年以來一直堅信這個理論。其中一艘已找到,另一艘究竟是否處於同一位置呢?
沉船獵人尋找豪華客輪庫姆巴納號。在1912年,庫姆納號乃是命脈,是當時連接西澳偏遠港口城鎮唯一的客運、郵件及貨運服務,因為當時還未有其他公路及鐵路。在1912年3月,該船在偏遠的澳洲西北海岸對出駛入了致命氣旋的路徑,從此消失世上。超過150人葬身大海,震驚當地社區。人們多次搜索庫姆巴納號,但這艘堪比鐵達尼號的豪華客輪的命運仍是個謎。團隊最終能否拆解庫姆巴納號之謎?
在1942年初,珍珠港被轟炸後三個月,日本空軍襲擊澳洲北部。在偏遠的小鎮布魯姆,海灣上15架飛行艇被炸毀沉沒。超過20年前,西澳博物館進行過一次考察,找到十架飛行艇的殘骸,其中四架處於深水位置,六架較為近岸。團隊決心要找出其餘五架下落不明的飛行艇。是次任務中,同行還有西澳博物館的海洋考古學家,以及航空專家施凡奴鍾。布魯姆附近這片壯觀的熱帶水域暗藏凶險的潮汐,以及危險的野生動物。在能見度近乎零的環境,沉船獵人將潛落一個已沉沒的戰場,尋找戰時的歷史痕跡。
沉船獵人去到世界上最大片裙礁的遠處,尋找一場海難謎團當中失落的碎片。史提芬奴號埋藏著一個雖然不為人知,但卻極之震撼的災難及求生故事,一切皆發生於地球上最偏遠的角落。一場風暴、一片嶙峋的珊瑚礁、一艘沉船,隨之而來的饑餓、食人,為求生克服了一切。最終,兩名幸運的船員被當地原住民救起。沉船獵人與西澳博物館的海洋考古學家聯手,畫下已知沉船遺址的變化,同時嘗試找出任何有助確認為史提芬奴號的文物。團隊深深被這個求生故事吸引,且渴望體驗捱過這場苦難的感受,故前去拜訪第一民族的長老,長老更帶他們見識一大片荒蕪的海岸區域,成為他們永誌難忘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