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講述了伊娃貝隆(又名「艾薇塔」)死後的故事。「艾薇塔」33年的短暫人生極不平凡,而死後她的遺體也經歷多番轉折,最終要在22年後才真正入土為安。艾薇塔於1952年去世,但遺體過了三年還未下葬,因為當時阿根廷正為貝隆夫人興建一座紀念碑,但這個安息之地從未正式完工。1955年,貝隆的政府被一場軍事政變所推翻,軍政府為阻止人民利用此事作為反抗政府的象徵,遂將遺體隱藏了達19年。她以貝隆將軍妻子的身份,活躍政治舞台只有六年之多,但她的遺體卻影響著阿根廷政治超過二十年。關於她的傳聞已達到不可思議之程度,甚至可以靈異事件相提並論。對軍政府而言,死後的艾薇塔甚至比她活著時更危險,因為所有人都害怕那具無處安放的遺體。
顯示更多

收起

在1971年,馬里安奴採訪了哥歷上校,但上校已被酒精折磨得不似人形,但他仍願意說出「自己知道的真相」。他講述自己的家人如何因這件事受攻擊,以及他如何盡責地照顧遺體。上校有些回憶縈繞心頭,他透露自己於1948年待在艾薇塔身邊工作的過程,並詳細講解他們之間的親密關係,更對前第一夫人在婦女選舉權運動中取得的成就而大加讚賞。上校娓娓道來他對艾薇塔的愛與恨,馬里安奴只是細心傾聽。幾瓶威士忌下肚後,採訪過程中的激動情緒終於達到頂峰,哥歷終於忍不住道出他心中的夢魘。最後哥歷酩酊大醉地走到街頭,意識依然迷迷糊糊,就這樣迷失於過去幾十年的回憶中。
在1971年,馬里安奴和妻子艾蓮,為調查艾薇塔遺體一事而爭吵,艾蓮預感會遇上危險。有晚他們回到公寓,最終證實她的擔憂有道理。但馬里安奴並不打算就此罷休,而是繼續秘訪那些最瞭解艾薇塔的人。在1955年,哥歷上校意識到,有奸細混入了他的隊伍中。
1952年7月26日,在忍受長久的疾病折磨後,伊娃杜阿爾特迪貝隆去世了。她的遺體經過防腐處理,準備在即將完工的陵墓中供民眾瞻仰遺容。1955年,一場軍事政變推翻貝隆總統領導的政府,獨裁統治集團擔心民眾利用艾薇塔的遺體,團結起來對抗政府,於是要求艾薇塔的前私人助理卡洛斯尤真尼奧迪莫里哥歷上校處理屍體。1971年,記者馬里安奴巴斯基斯試著調查艾薇塔遺體的下落。16年來,屍體究竟被藏在哪裡?這個既讓人害怕又讓人喜愛的女人到底是誰?然而,調查哥歷一事卻讓馬里安奴惹禍上身。
在1971年,馬里安奴遇襲後仍繼續尋找艾薇塔的屍體。通過調查艾薇塔身邊的人,馬里安奴對艾薇塔的身世有進一步瞭解,包括:她父親的死因;她是一名私生女,並因此受人侮辱;她夢想成為一名藝術家;她在15歲那年,應年長的著名歌手馬加爾迪要求,終於來到首都。在1955年,哥歷命令三名士兵將艾薇塔的屍體從總工會辦公室運走,但計劃中途遇挫,上校未能完成這一任務。最終艾薇塔的遺體被送上一架軍用貨車,並漫遊於城市之中。
馬里安奴說服哥歷在臨死前,告訴他艾薇塔究竟被埋葬在哪裡,但故事遠遠還沒結束。幾天後,當馬里安奴在哥歷的辦公室翻箱倒籠時,他遇到哥歷的兩名下屬,二人更對他吐露真相。馬里安奴瞭解到艾薇塔的遺體被帶到意大利,並已在米蘭下葬,此事14年來都無人知曉。1971年9月3日,艾薇塔的遺體終於被運到馬德里,與她的丈夫胡安多明戈貝隆合葬在一起,結束了長達16年的坎坷歷程。
在1971年,由於感覺身陷危機,艾蓮打算出國避鋒頭,但馬里安奴在最後一刻改變主意,夫婦二人幾乎鬧得不歡而散。馬里安奴經調查後發現,艾薇塔的遺體在1955年曾引發過一宗血腥慘案。回到1955年時,哥歷上校同意將遺體藏在阿蘭西比亞家的閣樓上,但他不知道下屬竟對死人愈發痴迷。阿蘭西比亞的妻子當時已經懷孕6個月,但她對丈夫的怪異行徑感到大惑不解,於是偷偷跑到閣樓上,並發現了艾薇塔的遺體。阿蘭西比亞誤以為妻子是小偷,於是向妻子開槍。哥歷自己對「那個女人」的遺體亦存有執念,於是他完全葢住這場悲劇,不想讓遺體被人奪走。遺體於是再次被裝入一架軍用貨車內,並在市內四處遊走。在1945年,貝隆被迫從勞工部下台,最後更被人押走,艾薇塔對此感到傷心失望。但在工人和工會人士施壓下,再加上擠滿五月廣場的民眾一同聲援,政府無奈地釋放了貝隆。貝隆知道自己即將要成為總統,遂向伊娃求婚。
馬里安奴瞭解到,在阿蘭西比亞家發生慘劇後,艾薇塔的遺體被帶到里柯托電影院。他還瞭解到,電影院與斯夫安特斯有關聯,而此人是一位跟莫里有連繫的民兵,最後斯夫安特斯安排馬里安奴去見上校。在1955年,哥歷將遺體交給里柯托電影院的放映員艾仙奴阿斯托加代為保管,而阿斯托加對伊娃有著不一樣的記憶。在1948年,他當時還身處伊娃貝隆基金會外面的長長人龍中,尋求別人幫助。但那天阿斯托加並沒有得到幫助,反而失去了自己珍愛的東西。儘管阿斯托加嚴加防範,上校的敵人還是找到收藏遺體之處,最終不得不再次轉移遺體。